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5%,创37个月新高,且高于路透调查中值的6.3%;当月CPI环比则上涨0.5%,显示通胀压力仍然严峻。
但分析师普遍认为,在欧美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疑云笼罩之际,中国央行可能会"投鼠忌器",加息等进一步紧缩行动可能延後。
统计局并公布,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5%,路透调查中值为7.3%;期内PPI环比持平。
此外,7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CPI中的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今日晚间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预计1815GMT公布利率决议。多数分析师仍预计,联储不会大幅修改政策,但部分人则开始揣测,最近几个交易日市场大幅震荡是否会令央行进行某种形式的干预。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相关评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CPI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显示当前中国的通胀压力仍较大。
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虽然出现了下跌,但我们无法判断这种下跌是否会持续,还是会短暂下跌後即出现反弹.现在,西方主要经济体都在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这亦会加大中国控制通胀的压力。
所以我们仍维持今年年内还将加息1-2次的判断,但从时间上看,要等到国际金融市场企稳後,中国央行才会采取行动。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战略规划部 付兵涛:
本月CPI和PPI数据与预期基本相吻合,说明通胀压力很大,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价格涨得很快,预计8月数据甚至9月份的通胀压力仍会比较大,不排除8月CPI继续冲高的可能性。
尤其是国际情况比较复杂,金融市场动荡,情况不好等预期,外部冲击影响虽然不会马上引发中国的输入性通胀,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会有影响,可能引发外需下降,中国需求回落,物价向上走的趋势没有改变.除了外部情况,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物价的影响愈发明显。
考虑到美国主权评级被下调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中国宏观政策可能更加慎重,近期中国可能不会加息,因加息将引发利差进一步加大,从而导致的热钱流入压力。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
与我们的预期一致.7月主要是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的推动.而我们看到7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出现小幅调整.预计下个月将有所回落。
所以我们认为,7月CPI涨幅是年内的顶,下半年仍保持逐月回落的态势。
如果原来只考虑7月价格数据的话,央行是应该加息,但目前美国数据很差,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预计7月乃至今年都不会加息了。
就算有QE3出来,那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更糟,需求更弱.多印钞票也要有需求的支撑才能转为价格上涨.所以美国经济和货币状况不会改变中国通胀下半年回落的态势。
--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 诸建芳:
7月CPI再创新高,国内通胀压力很大,央行的货币政策还需要考虑外围因素,看其他国家的利率等政策,料会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下半年料会转为稳定趋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王军:
7月CPI涨幅再创新高有点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都预计会在6.2%左右.推涨主要原因仍是猪肉价格上涨,7月上旬猪肉价格涨幅仍较多,加之翘尾因素对7月CPI仍有影响。
尽管CPI再创新高,但央行并没有加息,主要是考虑到上周末标普调降美国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黑色星期一",使外围因素变得更不确定,也加剧了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
基于此,短期内政策不宜再收紧,包括加息,政策的重点应更多关注经济增长方面.回想2008年三季度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情况,当时国内也是通胀很高,政策一味收紧,但三季度经济一下子快速下滑,应吸取上次的教训。
--东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李志兵:
前期过快上涨的猪肉价格已经开始逐步趋稳,翘尾因素影响也正逐渐减弱,因此我们认为7月份6.5%的涨幅基本可以确定为年内高点.但考虑到当前成本压力的增大,下半年通胀也难以快速回落,全年CPI恐难以低于4.5%。
对于政策层面,基于目前通胀压力并没有减轻,我们认为还会继续保持目前的紧缩力度.由于CPI拐点基本可以确定,目前外围经济体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经济恐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
考虑到前期提出的政策的前瞻性,我们认为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近期加息亦没有太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李慧勇:
7月CPI再创新高,符合预期,主要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有关系.预计7月CPI已达高点,8月开始CPI涨幅料开始缓慢回落,但真正大幅回落要等到10月之後。
PPI环比持平,同比涨幅扩大主要与去年较低基数有关系。
政策方面,印证了防通胀仍然是第一要务.在这种情况下,除非经济出现大的风险,还是需要出台新的紧缩政策稳定一下通胀预期,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都有可能。
伴随着通胀回落,预计四季度政策有望趋于稳定.假如海外动荡对中国经济冲击提前,这个(政策趋稳)的时间点可能会提前.但从目前情况看,只是有这种可能性。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 华中炜:
这个数字还是略超出市场的预期,显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当前外围经济的低迷和金融市场的下跌,应该有助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和中国的通胀控制.由于当前金融市场动荡,预计央行短期会暂缓紧缩政策的出台。
目前看通胀走势,7月应该是顶,预计到四季度会回落到5%以下。
--浙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郭磊:
7月CPI数据略超我们预期.考虑到7月下半月猪肉价格同比大幅走低的因素在整月数据中尚未充分体现,CPI同比放缓尚待8月份.但无论如何,CPI顶部应该已经形成,7月可能是本轮顶部。
我们维持前期观点,即三季度将确认通胀周期的顶部和库存周期的底部。
由于CPI再创新高,本轮周期的最後一次加息理应出现.但在外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我们估计政策也有可能会投鼠忌器。
--华融证券宏观分析师 肖波:
CPI基本符合预期,稍高0.1或0.2个百分点,说明通胀已经得到了控制.从食品价格下降,房地产价格连续三个月回落,以及8月以後翘尾因素大幅减弱来看,7月CPI可能已达到年内高点。
PPI虽然超预期,但从上游原材料价格,特别是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粮食等价格的回落,8月PPI也应是回落状态。
因此,困扰市场的通胀因素很有可能出现缓解,央行在数据公布後不会出现货币继续收紧的动作,也就是说加息和准备金率调整都不太可能,投资者可以放心,市场将在稳定的货币政策下运行。
--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剑辉:
7月的CPI是高于市场预期的,但我们认为这是强弩之末了,因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一直在下跌,猪肉价格也逐步趋稳回落,8月CPI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
但10月前CPI将一直维持高位,11月以後才可能出现显着回落.
我们认为央行要等8月CPI数据出来後,才会考虑是否加息.一方面外部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国内企业对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到承受能力。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 张磊:
CPI创下如此高位还是比较出预料的,这说明整体物价均有上涨压力,商务部数据显示7月最後一周食品类价格才出现下降,7月应该是全年CPI高点,8月虽然绝对价格是高位,但同比数据会出现趋势回落,料货币政策难以放松。
PPI跟投资还是有很大的关系,投资目前还相对比较高,随着投资需求回落和去库存,接下来两个月PPI会回落。
美债事件对市场是事件性冲击,对美国通胀压力很大,但估计美国通过货币手段干预的可能比较低。
**相关背景**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称,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7月25-31日,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权重较高的猪肉价格连续第二周下降,以其为代表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表明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又现松动迹象。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称,下半年宏观政策取向仍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加注重解决物价、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政策紧缩和外需疲软影响下,中国7月制造业PMI指数创出逾两年新低.不过指数略高于预期,证实经济正在实现平稳地软着陆,央行抑制通胀政策将仍有一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