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烟台万华:澎湃东方

发表时间:2011年10月24日

  20世纪80年代,一位西方技术权威曾经断言:“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搞不出MDI的。”MDI化学名字叫异氰酸酯,它是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轻工纺织、汽车家电、军工航天、表面材料等领域的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生产技术一直被巴斯夫、拜耳、亨斯曼和陶氏化学等几家跨国公司所垄断。西方技术权威的断言,无疑给中国发展MDI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历史往往不会按照西方人的预言而演变。十几个春秋刚刚逝去,新技术革命浪潮澎湃东方,在世界东方的中国芝罘湾畔,有一个名曰“烟台万华”的技术团队,知耻而后勇,发出“不自主创新就只能是死路一条”的呐喊。他们高擎自主创新之旗,立足中国,培育国际竞争实力,为祖国母亲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创造了聚氨酯工业在中国迅速崛起的惊世奇迹,让整个世界聚氨酯行业都感觉到了来自东方大陆的震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万华人不仅用自己的创新实践击碎了“西方魔咒”,而且还创造了世界聚氨酯工业的“中国速度”,“烟台万华”已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全球MDI的领舞者。烟台万华,终于以其独具特色的创新实验走出一条发人深思令人振奋让所有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成功之路。
 
  历史记忆:“中国之痛”与“中国之梦”
 
  丁建生又一次感到了切肤之痛。
 
  在欧洲的一个跨国公司考察参观时,这位容易激动的山东汉子面对远远矗立着的堪称世界最先进的MDI装置,刚刚向前迈进了一小步,就被身旁的一只手挡了回来,理由是:技术保密,不得靠近。
 
  热血一下子涌上土生土长的中国MDI专家的脸颊。
 
  往事不堪回首。曾几何时,“穿皮鞋难”问题,竟然牵动着一个人口大国最高领导机构的中枢神经。
 
  1978年的一个静悄悄的午后,一缕阳光照射在中南海一间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目光深邃,沉思良久,终于在一份关于合成革项目的文件上写下几行批示:“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为人们太需要了”,“望快点谈成为好”。让人格外关注的是,此合成革项目引进的三套设备折合人民币2.298亿元,加上公用工程投资,总概算4.6235亿元,相当于国家当年财政收入的4%。。
 
  李先念说的“望快点谈成为好”是指从日本引进的合成革装置,其中包括与之配套的只有上世纪60年代水准的年产1万吨的MDI装置。后来才知晓,这项协议是在对方没有召开股东会的情况下签定的,日本企业的英国大股东知晓后曾大发雷霆,但悔之晚矣。这是一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交钥匙工程,日方在转让合同中就苛刻地约定:只能转让生产许可证,十年之内不能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这意味着,除了操作知识,中方没有得到任何核心技术。
 
  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展开大会战的合成革厂区是在烟台的一片沙石掺杂的荒凉地带。初春深秋,沙尘飞扬,迷得人睁不开眼;严冬大雪,早晨醒来被子上一层雪屑一层沙,常常来不及吃口热饭,想起来时馒头已经冻成硬块,只能放在棉袄里暖暖;“一脚踹”的平房里,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外面下着大雨,屋里小雨淅沥……
 
  这毕竟是梦开始的地方,这是20世纪充满诱惑与先机的“中国之梦”。然而,或许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正是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中国之梦”,让日后的万华人谈到自己和同事的辛劳、付出和做出的巨大牺牲时,谈到国家、民族、家庭、老人和孩子时,每个人眼里都会闪动着泪光。新时期以来,在中国,大概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像搞聚氨酯的万华人这样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背负着如此巨大的“中国之痛”。
 
  1983年8月1日,引进设备中工艺最复杂的异氰酸酯(MDI)生产线开始投料试车。
 
  没想到,装置建成后,运转却极不稳定,物料堵塞、泄漏频发,现场常常弥漫着刺鼻的苯胺、盐酸、氯苯、光气的味道,一个月停车三四次是“家常便饭”,每次停车最少要抢修3天,为了尽快恢复生产,MDI车间全员24小时连轴抢修。风雪肆虐的框架上,三两个人结合成一组,相互搀扶,站在二十几米高的框架上用蒸汽融化管线,往往一站就是几小时;清罐时,罐内高温难耐、物料混杂,大家举着高压水枪轮流上,出罐后脸上常常被物料烧出水泡;天气闷热时,光化装置周围异味弥漫,大家憋上一口气冲进装置抢修作业,再冲出来呼吸点新鲜空气;没有专业工具,大家用扳手、铁锹、自制螺纹和钢筋,冒着生命危险疏通管线,有一次发生爆炸,技术带头人丁建生倒在火光硝烟里……
 
  所有这一切,皆因自己手里不掌握核心技术啊!10年希望求索路,漫漫长夜盼天明。装置日渐老迈,产品质量差,工艺落后,能耗高,收率低……面对困境,这支奋战的队伍渴盼着转机的到来。
 
  可是,中国聚氨酯工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MDI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国家先后批准四套技术引进MDI工程立项,均因国外公司技术封锁而搁浅。逼上梁山的万华人不得不走上面向日本的“求亲”之路,日方回复:“新技术不行,只能转让旧技术,技术软件费17亿元,最多只能扩产到1.2万吨”。天价转让费将万华拒之门外。

  有这样一组数字或许能够说明万华技术创新已取得的行业地位:MDI单位能耗比同类技术低20%,比最初引进技术低约85%;单位产能投资比同类技术省40%—50%;聚合MDI产品质量全球最好。成功开发出了20种TPU新产品、20余个改性异氰酸酯新产品和40多个聚氨酯组合料及材料应用技术,全面实现产业化。开辟出农作物制无醛生态板新兴聚氨酯应用领域,建成世界第一套零甲醛农作物秸秆板生产线。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MDI、HDI、IPDI等异氰酸酯新产品。已在2010年广州国际涂料展正式推出了40余款环保水性聚氨酯。万华已成为亚太规模最大、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聚氨酯供应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MDI供应商,欧洲最大的TDI供应商;行业唯一的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烟台、北京、宁波和美国休斯敦建有四大研究基地;唯一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农作物秸秆板技术世界领先……
 
  这是何等令人瞩目的成就啊!
 
  IPDI、HMDI、HDI、HMDI新产品,副产品氯化氢循环利用技术、气相光气化法制TDI技术、废盐水回收循环利用技术、HPPO制环氧丙烷技术、连续平压生产农作物秸秆技术、聚氨酯水性化、无溶剂化和可降解技术、绿色表面材料……万华科技创新的路还很长、很长……
 
  不知是在多少年前,丁建生仔细研究过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巴斯夫的发展历史,也曾到过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化工园区,内心产生强烈震撼的同时,满怀向往地憧憬着烟台万华的未来,梦想着能从他的手上托出一个“东方的安特卫普”。
 
  现在,这个机遇终于到来了,而且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未来数年,将在新开辟的烟台化学工业园摆开更大的战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战略为导向,以实体运营为主体,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以卓越运营为目标,以优良文化为保障,突出主业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致力于将万华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受行业尊重的、让员工自豪的一流国际化工公司。
 
  所有这些,怎能不让丁建生和万华人心潮澎湃呢?
 
  让丁建生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万华三次创业二次腾飞的大幕已经开启,实施一体化集成创新,一条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一体化绿色化工产业链将在这里诞生,一座异氰酸酯综合实力全球第一,聚氨酯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销售收入超千亿的“东方安特卫普”将屹立于世界东方!
 
  创新,万华发展永恒的主题。
 
  万华,中国民族工业的一座灯塔。
 
  离开烟台万华前,半夜醒来,我听到了酒店外澎湃的海涛声。不,那澎湃的海涛声中,还包含着英雄万华人广阔的事业情怀和走向世界轰天作响的脚步声!

  那是一些何等艰苦的岁月啊,科研人员几乎是吃住在实验室,没日没夜的苦干。他们驾驭的科研之舟,出海沉船再出海再沉船……几年的殊死拼搏,使连续缩合、光气合成、光化反应、连续精馏、溶剂回收、能量集成、节能降耗、资源回用等技术难关一一得以突破。MDI产能由年产1.5万吨扩至8万吨,产品质量实现质的飞跃,达到了国际跨国公司水平。2002年底又将产能扩至年产10万吨,同时开发出了年产16万吨的MDI制造技术,标志着万华具备了建设大型MDI装置的能力,在世界MDI产业布局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跨国公司的扼制封杀中突出重围!
 
  2001年,外国巨头在中国兴建年产16万吨MDI项目获批,将刚刚走出困境的万华再次推向了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没有思考时间,万华,一个固定资产只有4亿元的公司,做出了建设16万吨装置,投资40多亿元的决策!
 
  2002年,跨国巨头开始以低于本国售价700美元的价格倾销其产品,倾销幅度达到50%,极大压缩了万华的利润和市场空间。万华按照WTO法则果断提出反倾销申诉,使国内低迷已久的MDI市场价格恢复了常态。
 
  要在同西方跨国公司博弈中成为最终的赢家,奋起应变的万华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获批年产16万吨MDI项目,并抢在跨国公司之前建成。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万华16万吨建设项目立项,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2002年开始,丁建生率领项目选址工作小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终选定了靠近市场具有优良港口资源的宁波大榭岛。
 
  2003年8月的一天,有一个名叫廖增太的年轻人站在了大榭岛靠近海边的一片荒地上,淡淡的夕阳将他消瘦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这位被中外施工者尊称为“廖总”的工程总指挥迎着扑面而来的略带些海腥气息的海风眯起双眼,眺望没有边际的蓝色的海面,目光中透出自信与坚定,并从心底自问了一句:“这就是我的工地我的码头?”
 
  有谁会知道这位鼻梁上架着眼镜看上去有些文气的“廖总”肩上的担子有多沉重?他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在这个荒岛上即将展开的万华年产16万吨工程建设,在时间上,同巴斯夫与亨斯曼在上海的年产16万吨项目几乎同时开工,这是一场同西方跨国公司博弈的命运之战,杭州湾两岸,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微博)正在打响,谁抢占了先机,谁就能够抢先占据市场的主动权。
 
  万华这支年轻的管理团队和颇具开拓能力充满睿智的廖增太没有让丁建生和远在烟台的总部失望,他与激情澎湃创新思维活跃的丁建生一拍即合,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提出“按照国际标准,实施一流管理,建设一流工程,培养一流人才”的要求。工程还未开始,筹备处就组织了各方专家用时一年编制了400多页的《工程协调程序》,做到了工程未动,制度先行,搭建了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的特殊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使得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力地凝聚了三方合力,成为工程快速顺利进展的秘密武器。
 
  2003年8月8日,伴随着打桩机地动山摇般的巨大轰响,决定中国聚氨酯工业命运排山倒海的大决战终于开始了!
 
  丁建生和廖增太像两位手指灵巧的钢琴家,在惊涛拍岸的大榭岛上弹奏出最最动人心魄的华美乐章。为确保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总指挥部成立了由业主、总包、监理三方组建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建设期间责罚分明,每周定期现场稽核,召开质量例会,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团队。为向国际水平看齐,多次邀请美国著名工程公司专家现场咨询培训,通过精确找错法、OTP的推广学习,控制和消灭工程缺陷,确保了一流的工程质量。引进美国杜邦安全管理体系,以优秀业绩获得全国首批28家“国家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认证。
 
  项目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全体参建员工为工程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近三年的建设时间里,参建人员“5+2”,“白加黑”,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许多人同时参加工程设计、施工、采购和生产准备等多项工作,筹建处小楼的灯光常常通宵达旦;气温达到40多摄氏度时,管线已经烫的放不上手,大家依然对管线逐一进行试压、冲洗、气密、氨渗,员工们的衣衫湿了干,干了又湿;海上台风多次肆虐,工业园的施工资料、DCS设备、在建装置却得以精心保护。为了这项牵动人心的世纪工程,万华人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2005年11月23日,在全体参战人员拼搏奉献、紧密配合下,万华宁波年产16万吨MDI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东港电化、万华热电、万华码头等也先后完成配套项目建设。这比国外巨头上海项目提前9个月投产完工,成功抢占了竞争制高点,标志着万华面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勇于亮剑,南下建设大MDI装置的战略构想完美实现,万华终于在实践中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2007年初,应用自行开发第四代反应技术,对装置进行改造,使产能达到年产24万吨;经过装置运行优化,2008年5月初,装置产能达到年产30万吨。2010年12月23日,万华宁波工程二期MDI项目及气化、硝苯等配套工程一次性开车成功,一个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配套最合理、成本最低、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MDI制造基地在万华人的手中诞生。万华宁波工业园以年产16万吨MDI装置为核心的工程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肯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工程建设质量金奖等殊荣,习近平、曾培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岛视察,对万华宁波工业园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应该将中国聚氨酯人羞辱的历史扔进太平洋了,“中国聚氨酯速度”的又一座里程碑昂然崛起,中国聚氨酯人期盼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黄金时代中国时代真的到来了!
 
  万华模式:一个创新型组织的动力之源
 
  丁建生为万华创新工程绘制的路线图是:观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主线,管理创新是基础,文化创新是保证,人才创新是关键。
 
  这就是万华人在实践中创造的“万华模式”。
 
  2008年7月的一天,已成为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廖增太来到董事长丁建生的办公室。廖增太目光中传递着兴奋,对丁建生说:“我想在公司提出‘三化一低’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营质量。”
 
  “哪‘三化一’低?”丁建生问。
 
  “全球化、差异化、精细化、低成本”廖增太回答。
 
  “好,我同意,大胆干吧,只要是创新的东西我都支持。”丁建生语气中透露出对眼前这位年岁比自己小许多,但才华横溢作风务实的“最佳拍档”的信任与欣赏。
 
  立足长远,落实“三化一低”经营哲学,提升卓越运营水平,公司开始引进、实施SAP企业资源系统(ERP)、精益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等管理提升项目,为公司管理系统的持续进步提供有效支持。使公司的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公司获得“CCTV最佳雇主”和连续两届“翰威特中国最佳雇主”称号。
 
  以全球化视野和意识思考工作,优化配置公司一切资源;发挥创新性思维能力,通过产品、服务、管理差异化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过去没有现在有,过去不精现在精”;以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止于至善的行动来对待每一项工作;持续优化管理,打造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共同的追求。
  
  何为一个创新型组织的动力之源?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营造健康、安全、环保的环境,努力成为受社会尊敬的企业。这就是新时期万华的特殊使命与企业价值观。
 
  作为一个创新型组织,将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世界?万华的回答是:向人类家园负责,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万华要以“零伤害、零事故、零排放”的责任关怀行动彻底消除化工企业是环境污染代名词的偏见。
 
  2008年申报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时,浙江环保部门有人提出推荐万华,也有专家当即置疑:“怎么能从化工企业里选?搞不好会白浪费一个名额!”
 
  数月后,有一群表情凝重的不速之客走进万华宁波工业园,东看看,西摸摸,一言不发走遍工厂的每一个角落。当客人们在会议室落座后,国家环保部的一位司长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一个发言:“这里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工厂,可以用三‘不’来形容,看不见(污水),听不着(噪声),闻不到(废气)。是一个国内不多见的真正的现代化高科技绿色化工园区!”
 
  环保专家们在万华看到了什么如此激动?他们看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链,所有废水、废料、废气都得到有效回收重新利用。这种将“三废”吃干榨净再利用的创新工艺让人叹为观止。置身于这座花园式工厂里,你会感觉到这里的人们怎样地关注着设备的呼吸,水清清,天蓝蓝,山绿绿,花鲜艳……
 
  当万华宁波工业园项目通过国家环保部专家评审,高票当选2008年环境保护最高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时,万华人首先想到的依然是自己的使命。
 
  追求卓越就是在每一项工作中始终保持空杯心态,把优秀当成习惯……珍视和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才华,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企业感恩社会、感恩员工,员工感恩企业、感恩国家。感恩凝聚力量,感恩净化心灵……拼搏奉献是关键时刻挺身而上、能打善拼,面对任何困难时,无怨无悔的坚守,发自内心的热爱,真诚自愿的全心付出……以开放包容之心,行团队致胜之道,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
 
  万华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诚信、正直、感恩、节俭、团队制胜的务实文化;一首《万丈光华》的厂歌,凝聚着万华企业文化的全部豪情:这是一条奔向太阳的路,一路奋发图强,一路创业艰苦,手牵手从小到大,肩并肩从无到有,辉煌中永不满足,奉献里感受着幸福;心交心英才广聚,情中情心灵归属,泪水伴着汗水流,不舍得这份火热的坚守……
 
  万华文化,一个创新型组织的动力之源!
 
  东方之约:山高我为峰的跨越崛起
 
  2011年1月31日,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到来了,万华跨出国门斥资12.6亿欧元成功并购匈牙利Borsodchem公司签字仪式正式举行。这一被外国权威机构投票评为“2010年度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最佳并购案”的成功落幕,使万华拥有了中东欧最大的异氰酸酯制造基地,在海外拥有了24万吨MDI、25万吨TDI及40万吨PVC装置。标志着万华本土化向全球化转变在寡头垄断行业实现全球战略制约与平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立足中国,培育全球竞争实力是丁建生提出的万华发展战略。

  有这样一组数字或许能够说明万华技术创新已取得的行业地位:MDI单位能耗比同类技术低20%,比最初引进技术低约85%;单位产能投资比同类技术省40%—50%;聚合MDI产品质量全球最好。成功开发出了20种TPU新产品、20余个改性异氰酸酯新产品和40多个聚氨酯组合料及材料应用技术,全面实现产业化。开辟出农作物制无醛生态板新兴聚氨酯应用领域,建成世界第一套零甲醛农作物秸秆板生产线。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MDI、HDI、IPDI等异氰酸酯新产品。已在2010年广州国际涂料展正式推出了40余款环保水性聚氨酯。万华已成为亚太规模最大、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聚氨酯供应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MDI供应商,欧洲最大的TDI供应商;行业唯一的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烟台、北京、宁波和美国休斯敦建有四大研究基地;唯一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农作物秸秆板技术世界领先……
 
  这是何等令人瞩目的成就啊!
 
  IPDI、HMDI、HDI、HMDI新产品,副产品氯化氢循环利用技术、气相光气化法制TDI技术、废盐水回收循环利用技术、HPPO制环氧丙烷技术、连续平压生产农作物秸秆技术、聚氨酯水性化、无溶剂化和可降解技术、绿色表面材料……万华科技创新的路还很长、很长……
 
  不知是在多少年前,丁建生仔细研究过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巴斯夫的发展历史,也曾到过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化工园区,内心产生强烈震撼的同时,满怀向往地憧憬着烟台万华的未来,梦想着能从他的手上托出一个“东方的安特卫普”。
 
  现在,这个机遇终于到来了,而且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未来数年,将在新开辟的烟台化学工业园摆开更大的战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战略为导向,以实体运营为主体,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以卓越运营为目标,以优良文化为保障,突出主业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致力于将万华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受行业尊重的、让员工自豪的一流国际化工公司。
 
  所有这些,怎能不让丁建生和万华人心潮澎湃呢?
 
  让丁建生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万华三次创业二次腾飞的大幕已经开启,实施一体化集成创新,一条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一体化绿色化工产业链将在这里诞生,一座异氰酸酯综合实力全球第一,聚氨酯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销售收入超千亿的“东方安特卫普”将屹立于世界东方!
 
  创新,万华发展永恒的主题。
 
  万华,中国民族工业的一座灯塔。
 
  离开烟台万华前,半夜醒来,我听到了酒店外澎湃的海涛声。不,那澎湃的海涛声中,还包含着英雄万华人广阔的事业情怀和走向世界轰天作响的脚步声!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烟台万华公布纯MDI7月份挂牌价及6月结算价[2013-06-28] 
·烟台万华宁波工厂MDI一期装置停产检修技改[2013-05-28] 
·烟台万华13年累计分红49.5亿元 变更经营范围拓展石化销售[2013-05-21] 
·烟台万华工业园一期明年建成 多项指标世界第1[2013-04-24] 
·烟台万华公司调研简报:八角项目前景看好[2013-04-19] 
·烟台万华丁建生:迁址西港区2015年投产[2013-04-02] 
相关出处  
·[广交会快讯]外需不振成本上升 外贸企业经营环境趋紧[2011-10-20] 
·[广交会快讯]自主品牌出口难吗?[2011-10-19] 
·电子商务成对外贸易新动力 人才缺口逾600万[2011-10-17] 
·PX等敏感行业安全环保工作全面加强[2011-09-30]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明年将完善[2011-09-30] 
·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旨在打压中国产品出口[2011-09-21]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