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有限公司18日发布《中国制造业走向何方——德勤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2011》报告称,在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劳动力资源仍然充足,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在于能够随着中国制造业结构的变化而提供足够数量、且具有相应教育程度的劳动力。
德勤中国制造业总经理杨莹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长期以来,劳动力成本优势被视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工人的薪资水平的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领域竞争优势下降。但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目前“中国制造”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杨莹指出,为了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中国已经开始自觉地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人口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支柱。
报告预计,未来10年时间里,中国每年将向社会提供大约1500万到1600万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人口,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在600万至800万之间。未来十年将提供超过6900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大军,这相当于一个法国的总人口。
“预计在未来10年时间里,对劳动力素质有较高要求的IT、机械设备、化工等制造企业将会享受到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杨莹说,但对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例如服装、鞋帽、简单制成品等类项而言,劳动力短缺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将日趋严重。
报告指出,推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动力除了具有适应制造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资源外,还包括基础设施的质量、政府对技术研究的有计划持续性支持和当地商业活力。调查结果显示,从制造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来看,5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在亚洲具有完全有利的优势地位。
据介绍,《中国制造业走向何方——德勤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2011》是德勤基于对150家中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的调查问卷和10家重点行业领军企业高管的访谈基础上做出的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