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上站不住脚的国家,永远无法在世界服装市场上真正地站稳脚跟。人们已经清晰地达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的优秀设计师资源并没有转化成品牌力量,他们有些埋没在国内,有些流失到国外。宝贵的设计师资源的流失让整个行业痛心的同时,也同时引发了服装设计业深层的思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犀利地剖析了我国设计界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制约设计师发展的四大问题。
“被分工”的国际地位
中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中仍然处于被分工状态,有些人总是说中国要走创新大国路线,但是,中国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制造大国,而只是加工大国,有造没有制,现在谈创新大国为时过早。
中国劳动力人才丰富、消费市场大,这是中国服装行业最大的优势,但是柳冠中认为这个优势却没有被很好地运用起来。因为我国在很多硬指标上还达不到国际标准,比如节能减排等问题。当一个服装品牌,在技术方面,与高端品牌的普遍标准相去甚远的时候,又何谈设计呢?现在的中国经济其实是被全球战略分工的,我们一直处在被分工的状态下,国际上很多游戏规则都在制约着服装行业的发展。柳冠中认为,如果行业里没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的话,一直按照这个节奏往前走,那么即使我们能设计出来出色的产品,也无法走向国际、走向高端。这是一个国际大环境的问题,也是设计发展的前提。
寻求扶持却缺少量化
中国不能培养出国际知名的设计师品牌。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谓设计管理,并不是管理几百个设计师,而是协调整个产业链中的矛盾。
2010年,清华大学设计院给工信部做了一份报告,创新机制是其中一项重点调查项目,调查对象是按照服装生产的产值进行分类的,在如今这个一切都量化的时代,国家大大小小这么多服装企业,量化是目前能想到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个企业拉动产值,无非是资源、交通、技术和设计几种方式。无数中小企业都说自己是靠设计拉动产值,希望国家出台更有利于设计业的政策,那么数据在哪里?不能用数据说话,就无从下手。所以,在改善成长土壤这方面,企业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在这个除了量化别无选择的时代,必须拿出数据来证明你的设计,这是一条必须走出的自救之路。
设计管理缺乏战略眼光
如果企业的资金链、技术链和抗风险能力跟不上的话,一个品牌很难彻底走出来。设计师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大师,他可以被高薪雇佣,却不能成为一个品牌,这样的话我们国家优秀的设计师必将被高薪吸引而大量流失。
在处于时尚商业巅峰期的美国,每年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新创意,有90%是失败的,只有10%能转化成生产力。设计是有风险的,企业必须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如果一次失败就会被打垮的企业,那么它很难等待破茧而出的优秀设计。我国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弱,或者说,很多企业宁愿选择平安的方式按照老路一直走。承担得起风险又勇于创新、敢于挑战设计革新的企业,少之又少。另外,我国企业的设计管理层缺乏战略性的长远眼光。
在设计管理方面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就是耐克。在耐克的美国总部,设计部的主管办公室是在大楼的最顶层的,设计部的主管做的是战略性思考,但是他需要思考的不是这双鞋子应该做成黑色还是灰色,而是需要思考耐克这个品牌要有怎样的整体风格,怎样才能创造出其他品牌无法模仿的、专属耐克独特的标签。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产品,产品的灵魂是设计,设计部门必须拥有总揽全局的战略性眼光,而不是局限于打版、画图、生产。
盲目追随两股“风”
如同种子必须不断吸取阳光和养料才能长出参天大树,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不能只凭灵感和天赋攀上巅峰,他们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设计是非常灵活的,不局限于服装设计,设计师需要跨界思考。现在中国的设计师,普遍呈现出两种发展态势,一类设计师喜欢追求“西风”,模仿西方设计师,另一类则喜欢追求中国风。柳冠中认为,西方的设计比我们先进,也比我们运作得成功,我们当然可以模仿,但是大多数设计师,只模仿现象,不模仿精神。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元素一样,系统却完全不一样,生搬硬套很难成功。
再有就是盲目追求中国风。传统是要批判着继承的,我们站在高处,是为了登高望远,而不是一直看着脚下。要在进行所谓中国风的设计之前,想清楚中国的文化精髓究竟是什么,要真正领悟到中国几千年古老文化的精髓,我国知名的中国风礼服设计师,几乎都对国画、书法、茶艺有着深刻的造诣。在达不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要老老实实地做设计,不要轻易尝试所谓“中国风”。中国风并不是把中国红元素、蓝印花布、水墨风格拼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