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华羽绒制品公司负责人林夏南眼中的十年
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跃居第一位。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十年来,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于进口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过去10年共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以节省开支300欧元。
“‘配额’曾经是束缚我们这些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出口的一道绳索,争取配额的故事讲起来有一匹布长。”广州文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夏南用手夸张地一比划,道出了他对外贸配额的深刻记忆。
在位于广州番禺区东涌镇的文华公司里面,工人们正在为出口欧洲和俄罗斯的最后一批尾货加班生产,和他们的老板感受迥异的是,工人们已经对“配额”一无所知了。在10多年前,出口配额一直是多数中国纺织企业难以逾越的沟壑,当时的文华公司就曾被出口配额的指标问题逼到绝境。
所谓的纺织品配额制,是欧洲和北美国家为保护本国纺织业的生产力,于1974年实行的一种限制国际贸易规模的规则。长期以来,纺织品配额制不仅严重压制了一些具有生产能力国家的产能和出口能力,也严重扭曲了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2005年起,世贸组织要求各成员之间“完全施行自由纺织品服装贸易”。我国纺织服装业由此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
在出口配额时期,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配额大都掌握在具有出口经营权的国有外贸公司或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手中,像文华这种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出口经营权,自然也就没有出口配额指标。
没有出口经营权和配额指标,企业如何做出口?一是向上级争取配额,二是高价购买出口指标。林夏南说,普通的一件羽绒服出口到欧盟及美国等市场的配额价格在1美元左右,但配额紧张的时候甚至飙升到7—8美元。而当时最好的鹅绒产品出口交货价也就20—30美元。林夏南说,当时企业每年需要100多万美元购买五花八门的配额,而企业每年的利润不过几百万人民币。即便如此,企业每年都要全力以赴跑“配额”,因为没有配额,像他们这样的外贸加工企业就要关门。为了获得足够的出口配额,企业绞尽脑汁,而对于其它如质量提升、新款开发、客户维护、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反倒退居其次。
2005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取消了不符合世贸规则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2009年1月1日,美国、欧盟全面取消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配额限制。入世十年,文华羽绒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1717.00,3.60,0.21%)期,出口量十年增长了10倍。
统计显示,从2005年起,中国物美价廉的纺织服装获准自由进入大多数国家,生产能力得到充分释放。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065亿美元,约占全球出口份额的16%,2010年增至33%。
“有形的‘配额’没有了,但形形色色的外贸壁垒依然存在,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在增加,我感觉做外贸不但利润薄,而且外贸环境变差了。我们期待更加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林夏南说。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过去完全根据外贸订单组织生产的文华公司,从前年开始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探索内销之路。去年,文华羽绒设立了内销公司,专门创立了内销品牌,并在一些城市设立自己的专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