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德州市受阴雨天气影响,棉花质量下降、产量减少,9月新棉上市后,棉价一直偏低,棉农收益减少,种棉积极性下降,预计今年德州市棉花面积将减少20%以上。
面积减少 单产下降
德州市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200至300万亩。近几年由于种棉费工费时、收益不高,棉花面积逐年减少, 2008年290万亩, 2009年230万亩,2010年155万亩, 2011年在上年度棉价较高的情况下,面积也仅有163万亩,棉田面积由前些年占全省25%左右降到目前14%左右。多年来,德州市夏季汛期一般出现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而棉花吐絮一般从8月下旬开始,雨季对棉花吐絮影响不大,棉花质量较好。 2010年8月中下旬德州市出现连续20余天的阴雨天气,对棉花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 2011年9月中旬又出现连续一周的阴雨天气,此时下部的棉花已吐絮开放,中部棉桃也已开裂,连阴雨天气对籽棉质量和产量影响较大,单产下降,平均亩产籽棉只有235公斤左右,比正常年份少25公斤左右,减幅10%左右。
品级偏低 价格下滑
2011年9月中旬的阴雨天气对棉花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部分棉铃霉变,棉花品质明显下降。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68家棉花企业参与皮棉公正检验,公检量77189吨,占全省公检总量的32.7%。公检结果显示,三级棉占9.01%,四级棉占71.76%,五级棉占17.11%。而正常年份德州市三级棉能占60%左右。 2011年德州市棉花品级大大低于正常年份,三级棉占比明显偏低,四、五级棉占比高于正常年份。
据了解,2010年9、10月份棉价持续大幅上涨,10月底、11月初籽棉收购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价14.4元/公斤左右。 2011年9月新棉上市以来,棉价一直偏低,四级籽棉收购价格在7.2元/公斤至9元/公斤 (衣分38%)之间徘徊,平均收购价7.6元/公斤左右,与上年度最高价相比,下跌了近一半。棉农满腹怨言,交售进度较慢,截至春节前,交售进度仅50%左右,棉农家中还存有大量棉花。
2011年棉价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棉花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680万吨,而需求量稳中有降,在2420万吨左右,供过于求,且外棉价格大幅下跌已低于国内棉价。二是国内棉花丰收,需求与上年相比略有减少,供需缺口缩小。三是欧美市场不景气,棉纺织品需求缩减,国内纺织企业外贸订单减少,生产经营困难,棉纱价格难以提升。四是国内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棉纺织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下降,外贸订单向东南亚一些低成本国家转移。五是2011年新棉上市以来,棉籽价格大幅下滑,在1.7元/公斤至2.6元/公斤之间徘徊,平均2元/公斤左右,与上年度平均价格3.6元/公斤相比,下滑了44%。据测算,在皮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棉籽价格每公斤下跌0.1元,籽棉收购价格每公斤就要下调0.06元左右,也就是说,与上年相比因棉籽价格下跌就造成籽棉收购价格下滑1元/公斤左右。
成本上升 收益减少
德州市2011年植棉面积下降,产量降低,价格下滑,棉农收益减少。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作业率低,用工多且作业环境艰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逐年增加。据统计,2011年德州市植棉成本上升,机耕、种子、化肥、农药等直接成本(不包括人工)达480元/亩,包地费平均450元/亩,雇人拾棉由2010年平均1元/公斤上涨到2011年1.6元/公斤左右,拾棉成本亩均380元左右。若按亩产籽棉235公斤、平均售价7.6元/公斤计算,亩产值1786元,按农民种自己的土地、自己拾棉花计算,不包括人工费,扣除直接种植成本,亩收益1306元。若按租地、雇人拾棉花计算,亩成本已达1310元左右,亩收益仅有476元。也就是说种10亩棉花年收益4760元,种20亩年收益不到1万元。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2011年每亩共计补贴98元;种棉政府补贴少,仅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
棉花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 8、9月若发生连阴雨或涝灾,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会大受影响,收益减少;而粮食作物抗涝能力较强,影响产量较小。近几年,粮食从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用工大大减少,省下来的时间外出打工,月收入最低一两千元,高的达到三四千元,远比种棉花挣钱多、来钱快。据调查,由于2011年棉价偏低,不少棉农表示今年不种或少种棉花,预计今年德州市棉花面积将减少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