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日前发表题为《贸易、投资和增长——政策服务于最需要的国家》的通讯,强调欧盟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拉动型的全球经济增长,阐述未来十年,欧盟的贸易、投资和发展政策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并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通讯主要内容包括:
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显著提升,但两级分化日益显现
(一)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全球贸易的引擎,占全球总出口份额超过50%。2000—2009年间,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80%,而全球总出口增幅为40%。二是G20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三分之一。2002—2010年,中国出口额翻了两番,印度出口额增长超过三倍。三是尽管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壁垒数量多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壁垒,但自2007年以来,南南贸易额已超过南北贸易额。
2010年,南南贸易额达4.5万亿欧元,高于南北贸易额的3.75万亿欧元。
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从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全球市场中获取了大量利益,跻身全球最大和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行列。这些国家数以百万计的人民脱离了贫困。
(二)发展中国家各自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最不发达国家,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但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仍处于边缘地位,在提高生产率、实现出口多样化、有效利用全球和区域市场方面仍面临困难。但也有部分最不发达国家,如孟加拉国和柬埔寨,借助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不从事石油和商品出口的非洲国家,在过去十年亦在服务业出口方面获得了成功。发展中国家的两级分化主要体现在:
一是过去十年,G20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增长115%,其中中国增长223%,俄罗斯增长310%。与此同时,最不发达国家人均GDP增幅为88%,且主要由非洲产油国拉动。二是过去十年,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增长1倍,而发展中国家总体出口增长1.5倍。三是最不发达国家仍是净进口国,其经济主要依赖进口,出口能力依然有限。四是过去十年,G20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增长75%,达3万亿欧元。而最不发达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幅虽达到82%,但总额仅有940亿欧元。
二、欧盟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优惠政策将向最不发达国家倾斜
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不断上升表明,贸易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市场开放则是支撑这一动力的重要保障。未来,欧盟的贸易、投资和发展政策将向那些最需要的国家倾斜。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国家已经不需要享受欧盟的优惠政策和贸易援助,同样能够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欧盟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将不再把“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作为一个单一集团来考量。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单边商品贸易优惠安排之外,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和区域贸易谈判,探讨相关问题,包括:贸易便利化、社会和环境法规、外国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
(二)尽快修订欧盟的普惠制(GSP)安排,保证仅有最不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从普惠制安排中获益。同时,与不需要普惠制安排的国家建立不同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三)尽快与非洲国家签订经济伙伴协议(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s),共同承诺建立贸易伙伴和发展伙伴关系,并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协议执行中的各种障碍。
(四)与地中海南部国家建立致力于民主的共同繁荣的关系。
(五)继续与东欧、亚洲和拉美有关国家开展自贸区谈判。
(六)利用欧盟机制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包括在自贸区谈判中增加相关条款,以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基础。
(七)新兴经济体需向最不发达国家更多开放市场,并遵守对所有WTO成员的非歧视性原则。同时,欧盟愿与新兴经济体建立一种更加成熟的双边关系,包括监管合作和就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粮食安全、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绿色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加强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