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是重庆丝绸工业最为辉煌的时期,丝绸年出口创汇达1.2亿美元,为重庆经济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重庆丝绸工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发展势头逐渐减弱。进入“十二五”后,重庆丝绸工业还有哪些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可以挖掘。对此,我们从政策支持、劳动力供给、产品发展、人才科技四个对产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大的方面做了一些调查。
政策支持
重庆市委市府历来对茧丝绸产业十分重视,在《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蚕桑定为重庆农业的特色产业。2010年又把蚕桑列入“重庆市政府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计划并决定在库区消落带上种植桑树,打造沧海桑田,发展饲料蚕桑。
“十一五”期间,重庆紧抓国家“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历史机遇,争取到11个国家“东桑西移”基地县建设工程项目,并配合“东桑西移”工程的推进,开展了重庆市“优质茧十百千万工程”、高效生态蚕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国家“东桑西移”、退耕还林等政策资金和地方政策资金,打造了涪陵、黔江、云阳等一批重点蚕桑基地县,涌现出黔江、涪陵、永川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丝绸生产加工基地,为丝绸工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劳动力供应
重庆是一个大农业直辖市,劳动力资源输出大市,全年劳动力输出量占全市可用劳动力资源的近五成。但对几个重点丝绸生产加工区县调查后显示,区域内还留存了一定数量的富裕劳动力资源。以永川区为例,全区留存的劳动力资源达19.90万人,女性占57.64%。16-45岁年龄段女性5.10万,占女性总数的44.46%,其中可以自由流动、灵活就业的过万人,是永川区丝绸加工企业用工总量的20倍。而丝绸工业作为特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更多女性员工,占企业用工总量的80%,特别是对20-40岁年龄段的女工。本地区所留存的劳动力资源主要以女性为主的特点正好适合当地丝绸加工企业的用工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可以为丝绸工业提供较充裕的劳动力。
金融危机影响了重庆输出型劳务市场经济,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放弃外出务工,选择就近就地择业。从另一方面也为全市丝绸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资源,企业招工困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大量从事纺织行业的技术人员也因为金融危机使沿海纺企纷纷倒闭,加上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选择返乡就业。
产品发展
重庆丝绸工业的特征是原料型产品为主的初加工,结合原料特点以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走适合本地特征的双宫丝、坯绸、绢纺类产品生产加工路线,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实力。“凤宇牌”双宫丝,在质量、数量和技术工艺方面都处于同类产品领先地位,产品主销印度、东南亚等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祥飞牌”真丝绸,以其物美价廉深受顾客喜爱,在印度及东南亚市场具有很高的认知度。“万兴牌”桑棉条,其质量、技术含量处于我国同类产品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人才科技
重庆拥有西南大学以向仲怀院士为首的,以长江学者、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专家组成的学术队伍。在家蚕科研方面具有领跑世界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资源保存优势和丝绸工艺、加工、新材料研发的科技资源优势,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科技技术转化中心,能将部分科研成果有效的转化为社会经济生产力。建立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蚕业技术研发中心、蚕业资源保存源、高级蚕桑技术人才培育基地、蚕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家蚕基因资源库、最大的家蚕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以及集基因资源、信息数据于一体的家蚕基因组信息平台,为解决科技中和实践中的难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实用技术方面,培育出的转基因有色茧实用品种“西农绿茧一号”,能有效简化印染工艺和减少废水污染,让丝绸回归本真;培育的细纤度丝品种,将为丝绸工业生产更轻盈、细腻的丝绸服装面料提供可能;微波诱导染料快速酯化固色技术、天然绿茧丝微波接枝固色方法都可以节省大量的茧丝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丝的产量以及提供绿色环保的丝织产品;缫丝副产物废水处理及茧丝资源综合利用,能有效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扩大副产物附加值,增强丝绸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重庆丝绸工业未来的发展在这四个大的方面还是有相对的优势,还有部分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可以继续挖掘。结合重庆区域性特点和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发展特色产品方面还有待加强,走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发展之路应该是重庆丝绸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