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宣布,将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精简人员、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员成本。新年伊始,李宁接受了TPG和GIC总值为7.5亿元的投资用于公司发展,联系去年李宁公司高管的连续离职,可以看出李宁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日前,国内体育品牌企业李宁有限公司宣布,集团就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减员数额不清
李宁公司表示,对于前端的业务发展部门,如市场系统,销售和产品系统,在保证必要投入的同时,会进一步提高费用使用效益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一些非核心的业务部门,如其他品牌等部门将进一步地整合,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集团核心业务上;而对于后台的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资讯技术及战略发展等部门,将采取优化组织结构方式,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员成本,并将资源投入到集团的核心业务。有关管理人员和职责安排都将随着组织架构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此次调整包括精简人员、整合资源及激励优秀员工。
李宁并没有公布本次人员调整的具体规模和数量。
2月8日,李宁公司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此次组织结构调整是集团持续地进行战略变革的一部分,旨在聚焦核心业务,优化组织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并改善净利润率。对于此次调整包括精简人员、整合资源及激励优秀员工,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会甄选人才和激励优秀的员工。然而,李宁公司仍然没有透露人员调整的数量。
李宁集团行政总裁张志勇说,“在当前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面临转型的过程中,集团持续地进行组织变动及人员调整是必要的一步。 ”
转型之路艰难
李宁公司表示,当前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扩张期后,整体面临转型。竞争格局和外部成本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是转型背后的主要因素。
这样,2010年李宁公司就开始了转型之路,大众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变成了 “让改变发生”,“90后”成为李宁产品关注的主要群体。
李宁公司接受采访时说,在各种变化的背景下,李宁公司根据自己的品牌目标和自身的优势,提出了“品牌重塑”和“渠道改革”。虽然李宁坚称自己是本土品牌中最早主动提出改变的企业,但承认在主动求变的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和挑战。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李宁净利润比 2010年同期减少了49.5%。据李宁公司预计,2011年受到订单增长乏力和回收部分经销商库存的影响,收入较2010年会下降6%—7%。同时,市场数据显示,李宁公司2011年上半年存货金额为9.92亿元,2010年年底的存货金额为8.06亿元,存货金额增加约2亿元。
去年,李宁公司遭遇了包括首席产品官徐懋淳在内的多名高管的连续离职,本次组织结构调整又涉及人员精简,这表明李宁的“品牌重塑”之路并不是那么顺畅。甚至有观点认为,上述事件表明李宁公司的“品牌重塑”已经失败。
李宁公司向本报记者表示,集团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品牌战略不会因任何人员的变动而改变,此次人员变动是集团继续执行主动变革策略,对李宁品牌的组织结构进行的深化调整,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品牌重塑工作及为实现公司长远愿景目标打下基础。
然而,采访中李宁公司承认此次组织结构优化可以帮助集团提高组织运营效率,节约人力费用。
2012年成为转型关键之年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市场面临新的变化,生产成本上升,消费者需求提高,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李宁既受到国内企业,如安踏、361°、匹克等品牌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遇到国际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的竞争压力,日子确实不那么好过,转型发展也是市场的需要。
今年1月,李宁公司接受了TPG和GIC的7.5亿元投资,这是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之前,李宁公司应对挑战打出的一招。
李宁公司告诉记者,TPG和GIC投资李宁公司与此次组织结构调整是独立事件,此次组织结构调整是李宁公司现有管理层主动推动的,是集团持续地进行战略变革的一部分,而非TPG操纵的。现有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主动求变的战略及聚焦核心业务,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的举措给予肯定并大力支持。
同时,李宁公司透露,TPG未来会提名新的董事加入董事会,会进一步增强董事会的能力。他们将从董事会层面对集团战略规划提供建议。此外,李宁公司管理层将充分结合TPG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帮助和提升李宁公司运营方面的效率。
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士马岗在其博客中评论说,“从现金储备层面看,李宁的融资,并不是因为缺钱,更多的是引入外部力量,优化公司管治,带来公司管理和治理的新提升。”
李宁公司表示,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方式还是坚持公司主动进行的“品牌重塑”和“渠道改革”的大方向,有效实现差异化竞争,加强品牌的独特性,同时提升零售效率。并且,李宁公司的“品牌重塑”并不是简单地“走向高端”,体育用品行业竞争最重要的是实现差异化,避免简单的价格导向,以独特的品牌个性和精神,以及好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李宁在发展中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注重差异化产品,突出自身特色,同时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马岗认为,2012年李宁的业绩或很难得到较大层面的提升,但将是重塑李宁的关键之年,也应该是全面改革的显效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