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亩产400公斤计算,每亩机采棉采收费225元,加上5%的采摘损耗,每亩成本可以核到1500多元。每亩手采棉采摘费可以核到800元,加上拉人的车费,拾花工伙食费成本大概得核到2000元左右。”今年秋收伊始,农五师八十三中心团三连职工李刚就开始拨拉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和家人一起琢磨了几天之后,他对团场引进机采棉,心里头亮堂多了。
“还是机采棉划算,不仅节约成本,以后我还不用每天去抗袋子了。”想到这里,李刚开心的笑了。
作为五师的一个植棉大团,发展棉花和红提葡萄这“一红一白”两大产业,是八十三团实现团场跨越式发展,引领职工群众奔小康的既定的战略目标,也是该团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两大品牌。这些年,在八十三团党委的全力推动下,精量播种、生物降解膜、高压滴灌等农业新技术让职工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人工采摘费用一路攀升,八十三团的棉农们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雇工难,费用高,操心多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八十三团棉花产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的讨论,让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和议论的机采棉,逐渐走上了党委的议事日程和职工的心中。
2009年,八十三团在该团11连率先试种机采棉5000余亩,当年,该连机采棉就获得平均单产330公斤的佳绩,机采棉承包户职均收入3万元,与手采棉种植户相比直接或间接收入多1.5万元,这一结果,鼓舞了该团党委推广机采棉的信心。2010年,该团再次扩大机采棉种植面积,在该团二连、三连、十一连种植机采棉3万亩,这一年,涉及种植机采棉的500余名职工,职均收入均突破10万元大关。明显地增收效果,坚定了团场发展机采棉的决心,也坚定了职工群众种植机采棉的信心。2011年,八十三团全面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全团10.5万亩棉田除了5000亩地块小或者种子棉不宜机采外,全部实行机采种植模式。26台采棉机先后入住团场。与此同时,一条投资6500万元日加工籽棉可达1000吨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也进入紧张的筹备建设中。至此,八十三团棉花种植,正式完成了向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华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