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会萎缩到什么程度?1月的数据让这一担心加剧:进出口增速“双降”,FDI连降3个月,外贸依存度缩小。拿商务部的话讲,国务院都在高度关注1月的外贸数据。尽管商务部一再强调,“仅凭这一个月的数据,断定所谓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还为时尚早,但不难看出,进出口全年低增长已成定局。
中国能容忍多低的增长?商务部似乎现在就有些坐不住了。据悉,商务部将于2月20日—21日在江西召开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工作。尽管目前还不能猜测商务部能出台什么实质的政策,但商务部将“稳增长”放在首位,就可以看出未来政策的侧重点。
类似“稳增长”的措施,我们在2008年见过一轮,有些政策到现在还没有退出。尽管现在重新出台一些措施,与此前的刺激政策肯定有所区别,但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外贸大省,仍然喜欢“一招见血”的手段,比如,扩大出口退税比率、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等。
即便这些保增长之策成功了又如何?有一个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旧模式回归。这种过于依赖外贸的增长方式回归,将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顺差再次加速,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企业利润也就快速减少,一些小企业赚不到钱,“倒闭潮”就可能再现。事实证明,一味强调增长,到最后什么都增长不了。
当然,我们要理解有关部门的压力。拉动GDP与促进就业,一直就是“附身”在外向型经济模式上的两大“光环”。外贸一旦失速,这两个光环就将失色。其实,这也是两个误区。外贸对促进GDP增长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就据此认为,中国严重依赖外需吗?大量的加工贸易把这种贡献夸大了。
或许有的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外贸,但这并非全部。促进就业也是如此,促进就业的主体是小微企,发展小企业,改善小企业创业环境和融资环境,这是创造就业之根本,而不是一味补贴出口企业,到最后,这些企业的全部利润就是来自国家的“出口退税”。
其实,也没什么立竿见影的手段了,时移世易,内外部环境的变换,中国过去的那种依赖外贸的增长方式,已经进入了自然的调整阶段。首先是代工模式已经日落西山,这是大势所趋。不管政府是给予激励也好,不给予激励也好,经济的自然规律都会使我们的代工模式发生巨大转变,原因非常简单,欧美经济不好,代工整个生产链都不好,代工的模式会有大的转变。其次是中国国内市场开始“发育”,出口转内销正成为流行。来华投资的欧美、日韩企业越来越多地由外销转成内销,由此带动了进口增长而不是出口。第三个就是成本上升,既包括国外输入型成本上升,也包括国内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其涨幅之大,甚至超过生产率增长幅度。这样一来,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被逐步削弱,发生产业对外转移的趋势难以逆转,这些趋势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贸易阶段性和趋势性的拐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