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版权意识薄弱的互联网上,设计抄袭已经衍生出两种版本。一种是以跑量营生的商户抄袭受欢迎的原创设计,以低成本低价盈利;另一种则是设计师之间的互相“借鉴”。中国的制造业无坚不摧,只要出现在市场上的都能山寨,侵权的结果貌似也不太严重。
作为独立设计师,王文卓的回答相当有代表性:“当然也被抄袭过,盗图的时候连水印都不去掉就直接用了,后来我们会在自己的主页上写‘追究责任’之类的文字警告,但是没什么实质作用。”防不胜防,怎么维权?王文卓对此并不是太在意。“每个买家心里都有一个标准,他们能接受比我低的价格,自然也能接受比我差的质量。抄袭我的人,能用比我低的成本做出相同的产品也是他们的本事。”
王文卓认为,整个大环境对抄袭并不苛刻,抄袭的定义也很模糊。“我经常留意国外婚纱的款式,会借鉴新的潮流元素,这样算不算抄袭也很难界定。”甚至有顾客拿着别家的样图找她做,如果这个“拿来”的款式的确适合顾客,顾客又十分坚持的话,王文卓还是会按图作业。她说:“没有理由不按顾客说的做。”
周小文也直言曾有设计师上门质问,设计师拿着衣服来“告状”,说尚透社某个设计师的设计跟他的一模一样。周小文表示,设计师之间互相抄袭的例子并不罕见,被抄的人只有无奈,即使对设计师作品产生质疑也无法取证调查。除了款式设计,尚透社的页面设计也成为抄袭的对象。周小文定期会委托市场调查公司对尚透社进行评估,最新的评估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尚透社页面的设计评价相当高,同时也发现,有新建的独立设计师品牌网站居然将尚透社的页面设计完全复制照搬了过去。
淘品牌运营专家应磊则认为,网络给更多的设计以曝光机会,让更多人参与设计,培养并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快速促进并相对公正地验证设计的价值,也让设计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并走向大众。对网络抄袭的围追猛打费时费财,毕竟网络设计之类的知识产权鉴定难度非同一般,为数众多的欧美大牌主动放下升段与H&M等披着抄袭疑云的快时尚品牌联姻的现象值得深思。
抄袭一方面是对设计的肯定,然而在版权意识薄弱、抄袭定义模糊、法律法规空缺的大环境之下,设计版权无从谈起。抄袭的手段和内容层出不穷,被抄袭者也许只能像范冰冰一样,跟自己说一声,“经得起多大诋毁,就担得起多大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