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吴海燕表示,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提倡和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有点困难。
在她看来,国内纺织服装业里一些企业在进行国际加工的时候,还停留在“有订单就做,没有订单就叫苦”的阶段,没有前瞻性及远大的理想。“这种企业的做法还只是单纯地‘做生意’,对打造企业文化、制定战略目标等重要方面没有计划。”
当今时代,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因此,企业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人们的需求来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吴海燕认为,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服装企业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整合各种资源为我所用,有利于行业的转型升级。
据吴海燕介绍,她和国内的一些设计师做了一个D2C的设计师平台,她对此主张“资源共享,优化共存”。她认为,对于一些接单不易的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类似平台跟设计师合作,其方式有两种,即密集型合作和桥梁式合作。前者就是企业和设计师共同出资,最后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利益的分配;后者指的是通过知名的设计师,到相关平台上去增加企业的知名度。
吴海燕同时认为,以前,是大部分企业为国际大牌做贴牌生产,国内企业只赚取很微薄的利润。现在,在国内,大、中、小品牌和设计师品牌如何实现共赢,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要。”
不过,吴海燕同时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加工型企业都适合去做品牌。她认为一些地势比较偏远的企业,做自主品牌就不容易。首先,这些地方的大部分企业没有雄厚的实力,资金不够,设计、营销团队建立不起来;其次,一些老板的思维方式比较落后,对于企业如何发展没有计划和既定的方向;再次,地势偏远,信息不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品牌发展。
“有的企业做加工非常棒,他们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不一定非要做终端品牌。加工企业只要能将优势发挥到最大,也能获得发展。”吴海燕说。
吴海燕还表示,目前,中国的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特别运动休闲服此现象尤为严重。“这件衣服的吊牌拆掉后,跟另外一件根本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这些品牌一定会失败。”
她认为,现在一些品牌虽然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去做了相关的市场调研,但是他们的这种调研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的产品调研,并未真正深入到人的调研。“我曾问过一批学生:‘你们习惯了网上购物,实体商店是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们回答说,我们需要更精彩的实体商店,店里最好能跟我们互动。”吴海燕说道,现在的实体店并不是这样,模式僵化,她认为未来3—5年内,现有的专卖店一定会被一种全新的专卖店取代。
吴海燕同时认为,以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实体店有可能是像雅戈尔一样的大的集团旗舰店,旗下数个品牌集中在一个旗舰店里整体展示。
“因此,随着行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加工企业、品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调整其方向,深入了解当今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