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企业经营者调查系统启动已近3年。近日公布的第八期企业经营管理者问卷调查结果,在判断企业家信心程度和行业景气程度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指数角色。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542份,其中有效问卷528份。其中涉及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1年1~11月。从产业链分布来看,528家调查样本企业中,家用纺织品制造企业最多,占30.6%;其次是化学纤维制造企业,占12.1%,服装鞋帽制造企业占12.0%,棉纺织企业占11.8%。从样本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占比最高,达到42.4%。从样本企业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地区企业最多,占87.5%。样本企业中,76%的企业有新产能投入,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业的样本企业有新产能投入的占比达到90.9%;12.2%的样本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国有企业中有资产重组的占比达到42.4%。在前七期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测算,中国纺织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较上年均有所下降,且有持续回落的征兆。
经营质量——丝绢行业和西部企业压力明显加大
对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综合情况,52.5%的企业认为良好,只有9.6%的企业选择了不佳,说明目前企业运行总体上还较平稳。东部地区企业选择良好的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稍好。而从分行业来看,长丝织造和化纤行业企业选择运行状况不佳的比例稍高于其他行业。
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全年国内纺织企业运行基本平稳,利润同比有所增长,但由于劳动力成本维持高位,劳动力资源紧缺加剧,原材料、燃料动力成本继续上涨,国际市场需求不旺,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有所加大,尤其是丝绢纺织行业和西部地区企业。
超六成企业主营收入增加
大型企业增加比例高于中小型企业
从本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上看,有六成以上(65.6%)的企业比上期增加,较上期调研中(58.6%)的企业业务收入增长比例有所提升,其中大型企业增加比例高达72.3%,而小型企业只有59.1%的企业增长,低于平均水平(65.6%)6.5个百分点,表明大型企业经营状况好于中小型企业;从注册资本类型来看,外商控股企业收入增加的企业占比和减少的相当,增加的比重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从细分行业来看,丝绢纺织行业和产业用纺织品制造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企业数比重最高,分别达83.3%和77.4%,麻纺行业企业增长的比重相对较低,仅56.5%。
超半数企业订货需求量增长
棉纺企业国际订单情况最不乐观
超过半数企业(55.7%)订货(需求)量较上期有所增长,其中中型企业订货量情况在各规模企业类型中最好,较上期订货有所增长的比例达58.3%。从分行业来看,丝绢纺织、产业用纺织企业订货量增长的比重较高,分别达到75%和74.2%。而棉纺、长丝织造企业订货增长的只占39.3%和28.6%,这与2011年原料价格波动较大,下游市场需求疲乏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期国外订单方面,样本企业中,国际订单需求增长的只占37.3%,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不景气。从分行业来看,棉纺企业的国际订单情况最不乐观,增长的企业仅为13.7%,而有45.1%的企业国际需求订单有所减少;而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企业本期国外订货量增长的企业比例最高,达60%。从海关统计数据上,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也呈较快增长趋势。
销售价格上涨呈普遍趋势
纺机企业采取提价措施比重最低
受原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综合要素成本价格上涨的影响,多数企业都通过提升产品价格来缓解成本压力。53.8%的样本企业主要产品的平均价格较上期有所提高,大、中型企业采取提价方式的更多,分别为57.5%和54.1%。从分行业来看,印染行业、麻纺行业、服装行业、毛纺行业、丝绸行业、家纺行业、化纤行业采取提价措施的企业比重均在50%以上,仅有纺机行业采取提价措施的企业比重相对较低,为33.3%。
库存增加成产业链突出问题
大型企业、棉纺企业增长比例最高
受到市场需求及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影响,企业库存有所增加,46.1%的企业库存较上期有所增加,较上期调查(38.2%)企业库存增加的比例有所提升。尤其是大型企业库存增加更为明显,库存增加的企业比重达55.4%。从分行业来看,棉纺企业库存增长的企业比例最高,70.5%的受调查棉纺织企业库存有所增长。库存增长,销售价格下降的企业比例接近40%,表明本期棉纺织企业的经营问题突出。
企业利润增长低于半数
上游行业企业利润率下降明显
从实现利润总额情况来看,44.9%的企业本期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35%的企业本期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从不同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利润增长情况好于大型企业,有48.1%的中型企业本期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而仅有41.5%的大型企业本期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大型企业利润下降情况较为突出,有近半数(44.9%)大型企业本期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从企业销售利润率水平来看,有38.2%的样本企业销售利润率有所下降,其中化纤行业、棉纺行业的样本企业销售利润率下降的占比较高,分别达63.5%和56.9%。
企业设备利用率基本正常
燃料动力成本上涨问题还将延续
65.6%的样本企业设备能力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较上期调查(58.6%)的企业设备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的比重有所提升,大中型企业设备利用率高于小型企业,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大型企业比重达80.3%,而小型企业仅为49.3%。
78%的样本企业本期的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期有所提升,且有近七成(66%)的企业认为下期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还将继续提升。从分行业来看,印染行业、毛纺行业、麻纺行业燃料购进价格较上期提升的企业均高达九成以上。
管理掣肘——经营者决策面临困难性和复杂性
关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重点应放在哪几个方面,第一位选择“提高产品质量”和“培养吸纳人才”的企业同样多,占比都达到30.2%。选择“建设市场营销渠道”的企业也达到13.3%。这表明企业家对人才、产品质量和营销渠道建设等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方面非常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在培养吸纳人才方面的注意程度比其他类型企业低,而首要关注的是提高产品质量,其次是转换经营机制。
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是要害
对于本企业现阶段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一位选择“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样本企业占45.9%,其次是“招工困难、用工不足”,占19%,“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第三,占16.3%。从分行业来看,毛纺行业、长丝织造行业、针织行业、麻纺行业企业选择“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分别占到60%、59.1%、59.3%和58.3%,说明这些行业的企业受国际市场低迷的影响更大。小型企业选择此项的比例高于大、中型企业,也表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对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
西部企业尤其感觉税负重
超过半数企业(占有样本企业的58.7%)认为税费较重或很重,尤其是西部地区,有66.7%的企业认为税费重,企业占比超过样本企业平均水平。
关于本期本企业交纳的国家规定以外的收费、集资、摊派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选择0.1%~1%的企业占34.9%,选择1%~5%的企业占16%,还有4.7%的企业选择5%以上,表明针对企业的乱收费问题依然较突出,增加了企业负担。
一线操作工成最短缺工种
82.2%的企业有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缺工10%以上的企业占20.8%。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服装行业企业问题更突出,缺工10%以上的企业占39.4%。资本相对密集的化纤行业企业,不缺工的比重达到32.8%。
对于用工短缺最主要的工种,63.3%的企业选择了一线操作工,其次是技术和研发人员(42.2%)。西部地区企业缺少技术和研发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企业。
关于企业用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有69.5%的企业选择了80、90后就业观念的改变;有56.1%的企业选择了农民工回乡就业,出来打工的减少;有42.9%的企业选择了岗位技术要求高,难招到合适的工人。
多项成本上涨压力叠加
关于企业成本上涨压力来源,80.8%的样本企业首选了“劳动力成本”,而且中部地区的企业选择此项的比重高达92%。此外,小企业首选此项的比重高于大型企业,麻纺、针织和服装行业企业的比重高于企业行业,说明小企业和这些行业的企业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更明显。
成本上涨压力来源的第二选项方面,74.1%的企业选择了“原材料成本”。而第三选项方面,31.8%的企业选了“财务成本”,选择“能源成本”和“物流成本”的也分别占30.1%、23.3%。这也充分表明,2011年企业在原材料、融资、能源成本和物流成本上涨方面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小型企业民间借贷比重高
38.5%的样本企业认为本期资金紧张。从分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企业资金紧张的比重更高。从分行业来看,麻纺、丝绸行业的资金紧张情况更趋严重,60%的麻纺织企业和66.7%的丝绢纺织企业均表示资金紧张。
融资渠道方面,首选“银行贷款”的企业占94.7%。第二选项中,选择“民间借贷”也占到44.9%。第三选项中,选择“银团贷款”的占30.5%。其他融资渠道的选择比重较低,表明目前企业融资的渠道还比较单一。在选择民间借贷的企业中,小型企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
75%的样本企业民间融资贷款利率高于银行基准利率,民间借贷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高20%以上的企业占20.4%。
原料价格涨幅高于产品价格涨幅
关于纺织企业的原料购进价格和产品价格方面,今年绝大部分纺织企业的原料价格和产品价格都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原料采购价格提升幅度高于产品价格提升幅度。
在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的企业中:有80.33%的购进价格有所提升,仅有19.67%的企业棉花原料购进价格有所下降,其中半数以上(52.46%)企业的棉花购进价格提升幅度超过20%,甚至有11.48%的企业棉花原料购进价格超过50%;而以棉花为直接原料对应的产品价格也有相应提升,有77.05%的企业相应产品销售价格有所提升,有49.18%的企业相应产品销售价格提升幅度超过20%,有13.11%的企业相应产品销售价格提升幅度超过50%,22.95%的企业相应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在以棉纱为主要原料的企业中:有77.78%的企业棉纱采购价格有所提升,17.46%的企业棉纱采购价格提升幅度超过20%,9.52%的企业棉纱采购价格提升幅度超过30%;而棉纱为直接原料对应的产品价格方面,有84.13%的企业相应产品销售价格有所提升,6.35%的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提升幅度超过20%,3.17%的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提升幅度超过30%,有15.87%的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降。
在以涤纶为主要原料的企业中:有85.71%的企业涤纶采购价格有所提升,25%的企业涤纶采购价格提升幅度超过25%,14.29%的企业涤纶采购价格有所回落;而涤纶为直接原料对应的产品价格方面,有85.71%的企业产品售价有所提升,7.14%的企业产品售价提升幅度超过20%,14.29%的企业产品售价有所回落。
形势判断——企业家对后市展望总体更加谨慎
总体来看,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行业总体运行持更加谨慎的态度。18.8%的样本企业认为当前纺织行业总体运行乐观(较上期调查下降了9.4个百分点),有54%的企业认为运行状况一般(较上期调查提高了11.1个百分点),还有27.2%的企业认为状况不乐观(较上期调查提高了12.9个百分点)。从分地区来看,选择乐观的东部地区企业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从分行业来看,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企业选择乐观的比重最高(41.7%),其次是印染和服装鞋帽织造企业,分别达32%和30.2%,但丝绢行业的企业家对行业的形势判断均不乐观,选择乐观的企业比重为0%。
对行业运行状况预期:
东部企业、下游企业相对乐观
对于下期纺织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低于本期,预期乐观的企业比例为19.6%(较上期调查下降了9.9个百分点),预期一般的比例为45%(较上期调查提升了0.7个百分点),预期不乐观的比例上升为35.4%(较上期调查提升了9.2个百分点)。从分地区来看,东部企业预期乐观的比重相对较高,达到21.4%,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企业。从分行业来看,下游企业相对乐观,上游企业较为悲观。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业和服装行业持乐观态度的相对较高,有37.5%的产业用纺织企业和33.9%的服装企业对下期运行预期乐观,但麻纺、长丝织造、化纤等行业持不乐观态度的企业比重均保持在50%以上。
对内外销市场预期:
国际市场整体评价不如国内
对于下期国内外市场的预期方面,国际市场不如国内市场。预期下期国内纺织服装市场比本期下降的占33.2%,与本期持平的占42.1%,比本期增长的占24.6%;预期下期出口纺织服装市场比本期下降的占46.3%,与本期持平的占35.1%,比本期增长的占18.6%。
对主营业务收入预期:
行业增长速度或将继续回落
对于下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增长的比重达52.8%,较上期调查中预期增长的企业比重(60.7%)有所下降,说明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下一年的经营有一定的信心,但较上期稍有回落。大型企业更有信心,超过55%的大型企业预期下期增长。
从分行业看,只有28.6%的长丝织造企业认为下期收入将会增长,表明多数长丝织造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下一年经营状况未持乐观态度。
而从下期企业经营收入预期与本期企业经营收入实际增长的对比来看,仅有印染、麻纺两大行业对下期持增长判断的企业比例较本期经营收入实际增长的比例高,而其余行业对下期持增长判断的企业比例均低于本期实际增长的企业比例。由此可见,我国纺织行业的增长速度或将继续回落。
对订货需求情况预期:
丝绸企业、印染企业更趋乐观
对于下期订货需求情况的预期,47.8%的企业认为会比本期有所增加,较上期调查(54.9%)企业选择未来需求会增加的比重有所下降。港澳台企业和东部企业的预期比较乐观,65.5%的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和50.3%的东部企业预期下期订货需求量会有所增长。从分行业来看,丝绸企业和印染企业对下期的订单更趋乐观,有60%的丝绢纺织企业和60.9%的印染企业预期下期订单量会有所增长。
但对国际市场需求方面预期谨慎,仅有32.1%的企业认为国外订货需求会比本期有所增加,较上期调查(42.3%)的企业选择未来国外订货需求增加的比重有所下降。从分企业类型来看,港澳台商控股企业明显更为乐观,有63.6%企业的认为下期国际订单会有所增长。从分行业来看,丝绢纺织企业、印染企业和产业用纺织品企业预期国际订单增长的比重较高,分别达到50%、45.5%和42.3%。
政策建议——市场无法解决的难题亟需有效答案
呼吁适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
许多被调查的企业家提出,在当前国家战略转型期,发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纺织行业不但是传统实体经济典型代表,更是作为民生产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国际竞争力比较的角度看,国内纺织行业以增值税为首的各项税收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另外,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用人、用工多,所以作为单个企业向社会有关部门缴纳的职工社会保险等费用也高于一般企业,形成了用人越多为社会负担的税费就越多。
许多参加问卷调查的企业建议,纺织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国家应该在减税、减费等政策上加强研究,适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特别是考虑减低工业企业增值税收的政策,以及返还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保险费用等政策,使得纺织行业在解决国家就业问题的同时,保持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
用市场手段调节原料价格波动
许多企业家在问卷中提出,2011年以棉花为代表的纺织原料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工业企业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建议国家加强对原料市场的管理,更好地研究用市场的手段来调节和平抑原料价格的波动。
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
针对棉纺、化纤等部分行业出现的无序发展和过度竞争的现象,企业家们希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的情况、问题和诉求,加强行业引导、协调和自律。一方面,积极打造纺织企业、行业组织、政府间相互协作的产业体系,建立产、学、研联盟,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摸索建立行业准入的制度和规则,使行业有序、持续发展。
在加强协会建设等方面,建议国家加大力度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
从中小企业角度制定信贷政策
部分企业在调查问卷中提出,纺织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现在企业负担的财务费用不断增加,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许多企业由于不堪财务费用而发生亏损。希望国家真正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制定企业信贷政策,比如出台设立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等政策,使纺织中小企业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真正受到重视。
在稳定政策的同时加强引导
这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等政策,以及这一年来国际金融动荡下,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在不断地调整。从行业角度讲,部分纺织原材料进口实行配额管理,都使得纺织企业在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中常常处于不利位置。所以,部分企业在问卷的建议中提出,希望保持国家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此外,近几年来职工收入连续增长,有利于促进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与之相对应的高素质劳动职工队伍并没有形成,国家在宣传上片面强调了职工收入的增长,忽视了职工素质的培养,造成了部分职工的心态错位,加剧了行业劳动力结构上的缺乏。企业希望国家在这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
让品牌企业享受高新技术政策
服装行业的企业家提出,国家现行的相关政策多是支持生产性技术改造、科研开发等,希望针对产品设计创新、原创品牌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建议在这方面研究制定政策,比如让品牌企业享受高新技术政策。
很多企业建议对纺织企业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改造,研究编制行业标准等方面给予支持。
支持和促进纺织循环经济发展
在节能减排方面,企业家认为这不仅是印染行业的问题,现在已经关系到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众多企业家指出:希望国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减排治理,对于应用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技能减排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企业,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从而提高纺织行业生产力整体水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发布进出口数据和监测预警信息
企业家们还希望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的跟踪监测,及时发布进出口数据和监测预警信息,避免一些不正确的信息误导企业的决策。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对于人力资源问题,希望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养,减少人员的流动性,保证企业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