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兴经济体为主的亚洲,对出口依赖程度普遍较高。在2011年,全球经济再次进入二次衰退风险不断上升的敏感时期,竞争力走向何去何从,一直是世界关注的话题。
博鳌亚洲论坛近日公布的《亚洲竞争力2012年度报告》(下称《报告》)表明,目前各国经济政策转身和前行的空间大不如前,经济复苏和发展找不到新的突破点,全球经济处于痛苦的转型过程中。
在全球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发达经济体债务负担沉重,发达经济体失业问题严重、各经济体经济政策面临效力递减困境之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在包括日本大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冲击下,亚洲各次区域经济形势差异较大,在东亚地区,强劲的内需支持了各经济体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经济复苏疲软,亚洲经济增长受累下滑,企业经营环境出现一定恶化,亚洲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通胀与资本外逃困扰亚洲
《报告》显示,2011年,欧美发达经济体的持续疲软,令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亚洲各经济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有所放慢。
然而,由于区域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比较强劲,投资需求主要来自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消费需求得益于日趋下降的失业率和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使得一些经济体继续面临经济过热的压力,信贷增长持续而强劲,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
特别是中国内地、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韩国、越南的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其主要归因于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所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此外,外国资本流入亚洲新兴经济体,是亚洲经济形势的又一重要风向标。总体来看,2011年流入亚洲的国际资本比2010年显著减少。而且,2011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相比,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趋势,上半年,资本净流入依然十分强劲,但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悲观情景再现,中国内地、印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经济体资本外逃压力巨大。
尤其是8、9月,亚洲资本市场出现大规模的抛售和资本外逃趋势,这表明欧元区债务危机和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升级,美国经济的疲软也对亚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四小龙”继续领跑
随着亚洲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亚洲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2011年度亚洲经济体竞争力报告》的基础上,本次《报告》跟踪分析各经济体竞争力变化,侧重分析37个亚洲经济体在经济社会方面所做的改变。其中,分析使用的指标既包括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存量指标,也包括经济增长率和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等增量指标。
从2011年度的亚洲经济体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数排名看, “亚洲四小龙”位居榜单前列,其中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分别排在第1~3位。日本整体经济实力有所下降,排在第4位。四小龙之一的韩国排在第5位。以色列、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排在第6~8位。即便增加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大洋洲的发达经济体,中国内地在37个经济体中的排名较2010年的排名仍有上升,排在第10位,较上年的第11位上升1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整体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资源输出国巴林在中国之前,排在第9位。紧随中国之后的是东盟新兴市场国家马来西亚和资源输出国卡塔尔。而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沙特和格鲁吉亚紧随其后,分别排在第13~16位。土耳其、泰国、伊朗和约旦分列第17~20位。
在整体经济实力方面,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内地、卡塔尔和中国台湾的排名比较靠前,得益于这些经济体属于成长型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尤其是2010年新加坡和卡塔尔的经济保持了14.5%和16.6%的高增长,而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分别保持了10.9%和7%的增长。中国在维持10.3%的高增长同时,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
从经济的健康程度看,由于日本的政府债务较高,运行风险较大,因此在整体经济实力方面的排名比较靠后,仅排在第11位,韩国受到影响较小,仅排在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