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泰国《世界日报》4月9日报道,泰国商业大学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乃安披露,学者评估先在原东盟6国试行东盟经济一体化两年的结果发现,泰国2011年对东盟国家出口下降最严重,为负增长18.7%。
在2010年试行东盟经济一体化的首年,泰国对东盟国家出口总值为102.53亿美元,至第2年即2011年减少至75亿美元,年比减少18.7%,使得泰国的竞争能力被列入较差级别,评为「无方向性」。因为泰国制造成本将因实施劳工日薪最低300铢标准而上涨,其它原料成本也呈上涨,导致管理能力及市占率增长减少。同时,文莱对东盟国家出口增幅最大达46.9%,其次为柬埔寨增幅为27.6%。
乃安预计,纺织和制衣行业将在泰国的生产基地加快转移至柬埔寨和缅甸,同时水产品加工制造基地也会更多地向缅甸、印度尼西亚转移,原因是原料更加丰富、劳力成本低于泰国。泰国电器、蔬菜、皮革制品、饮料、烟草等产品出口情况仍佳,但是泰国出口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印度尼西亚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泰国,若泰国出口不加快调整将不敌亚洲其它国家。
乃安指出,担心2015年东盟经济一体化后,竞争更加激烈,对泰国中小企业(SME)更加不利。因此要更好地管理生产成本、须将生产基地向国外分散和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建立产品集散中心,多与外国公司合资以享受关税优惠和提升竞争能力。
研究中心评估,2012年泰国对东盟国家出口增幅不会超过15%,原因是世界经济还未完全复苏。不过,政府也不应采取让泰铢走软以扶持出口的措施,因可能会刺激通胀加速,而应该转向努力发展和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