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111届广交会开门迎客。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人们迫切地想从中寻找到答案,那就是今年的出口前景究竟会怎样。
在广东番禺一家参展企业的展位,早上9点半刚过,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几位外国客商前来洽谈生意。
攀谈之下,记者了解到,这家以生产音响类制品和电视机为主的企业早在去年便已遭遇了出口额下滑的尴尬,原因在于“欧洲市场很差”。
满怀着对国外市场的期待,他们又来到了广交会。今年的春交会会让他们满意而归吗?“今年的市场应该比较好。我们开发了很多新型产品,国内基本没有生产,在国外也属于高端领域。”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这样说的底气还在于他们从去年开始成功开辟了南美市场。“去年公司开始开发巴西市场,做了两条组装线,以往整机出口到南美市场的关税很高,现在是散件零关税出口,在当地组装,价格很有竞争力。去年电视机在南美的销量已经接近30万台。下一步就是培训开拓南美市场的人才,既要熟悉当地的语言,又要懂技术。”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在欧美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各项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外贸企业眼下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本届广交会上像这样直面困难、千方百计促出口的参展企业非常多。
在上海中轩实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记者只看到公司经理李立一人在接待前来咨询的客商。李立向记者介绍说,该公司主要生产阀门和管件,产品主要向欧洲、中东以及非洲等地出口,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从去年以来,欧洲市场已经下降了20%~30%。
在国内,由于阀门和管件生产企业数量太多,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报价八毛钱,客户就要将价格砍到七毛五,因为他们在别的公司那里已经有价格参照。”李立说,虽然遇到困难,但广交会作为一个获得订单的好机会,还是要参加。
浙江台州三鑫洁具有限公司的余小姐是第三次来参加广交会。她告诉记者,洁具行业的竞争过于激烈,这一行已经很不好做了,并且由于目标市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前来咨询的采购商也少了一些。
不过,记者也看到另一种景象,对于一些生产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参展商以及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今年的出口前景依然可期。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光电产业链、五金产业链、燃气具产业链为基础产业链的企业,其国际业务部高级经理邱环国告诉记者,公司很多业务就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经布局全球,尤其注重对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开拓。“现在公司外贸业务非常繁忙,员工经常都要加班加点。”
说到对本届广交会的期望,邱环国的眼里似乎并不仅仅是订单。他表示,从2008年开始,公司每届广交会都会参加,他们希望能寻找到长期性的战略合作伙伴。
4月14日,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对外表示,国际市场复苏乏力将对我国外贸全年稳增长带来压力。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外贸促进平台,广交会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本届交易会加大招商力度的情况下,到会的境外采购商仍将保持在历史高位水平,预计总数将超过20万人,这是广交会和我国外贸稳增长的最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