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评选中,重庆市纤维检验局的研究项目——《转基因彩茧创新制丝工艺研究》受到专家和评委的高度肯定,并一举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为推动转基因蚕茧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转基因蚕茧是通过交变脉冲电泳转基因技术,转移到家蚕基因中;基因定位后,利用染色体技术把所需基因组合输入到桑蚕体内,育成了天然彩茧丝品种。据悉,目前有关专家已发现这种转基因天然彩色茧主要有红,黄,绿3种色系,而由此衍生出的彩色蚕茧多达10余种,但对蚕丝的制丝工艺却鲜有研究。
“这是我们第一次获得重大科技奖励,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重庆市纤维检验局局长郑永红告诉记者,《转基因彩茧创新制丝工艺研究》项目是以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科研团队研制的彩色转基因蚕茧为对象,重点研究了转基因蚕茧的基本性能、彩丝性能、缫丝性能和织造性能,并创新性的开发出了制丝助剂、制丝工艺和丝绸制衣等技术,其最终目的在于为推动转基因蚕茧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实现从理论到实际的嬗变。
据介绍,天然蚕丝不仅可以作为高端纺织材料,也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天然蚕丝供不应求,而且价格偏高;另一方面,经历金融风暴后的国内外蚕丝市场正不断回暖,蚕丝市场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传统的天然蚕丝种植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满足这一巨大需求。”长期负责研究转基因蚕茧项目的一位专家向记者介绍,他们通过在实验室作各种对比测定,让转基因桑蚕的丝质最大限度地倾向天然蚕丝丝质。
重庆蚕丝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桑、蚕、种、茧、丝、绸、绢纺、服装、印染及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门类较为齐全的蚕丝产业基础。但同时,重庆虽然是“东桑西移”工程的重点地区之一,却在选择试点发展种桑养蚕,造福蚕农的步伐上显得较为缓慢;在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茧丝绸产业纳入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发展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等方面成效不够明显;在加快优质蚕丝业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上受到了诸多限制。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转基因彩茧创新制丝工艺研究》这一科技项目从实验室搬到工厂,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重庆市纤维检验局一位负责人表示,科技成果虽然获得奖励,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转化为实际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