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5日在广州闭幕,到会采购商人数超过21万,创历史新高,但受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影响,中短单占绝大部分,成交额下滑,环比更是下滑近5%,情况不容乐观。
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耳目一新,不少设计新颖、样式独特的商品也颇吸引眼球,第111届广交会三期纺织服装及鞋类、办公箱包和休闲用品、医疗及保健品、食品及土特产等产品展区让参观者再次领略了制造业大国的风采。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在当日的闭幕会上说,截至5日14点,本届广交会共接待来自世界上213个国家和地区的210831名采购商,比第110届同期增长0.179%。从各大洲看,亚洲到会采购商超过11万,欧洲近4万人,美洲超过3.4万人,非洲超过1.6万人,大洋洲为7000多人。与上届同期相比,非洲增长幅度超过13%,居于首位;欧洲人数减少超过11%,下滑明显。而从国家和地区看,中国香港、美国和印度到会采购商人数分别占据一、二、三名。
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盟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金额分别下降15.5%和5.6%;受美国就业形势严峻影响,美国市场成交金额下降8.1%。出口市场主要在欧洲的安徽部分纺织企业普遍反映,到会的欧美客商明显减少。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一部工作人员侯昊清说,本届广交会整个服装行业有点“冷”,客户把订单价格压得很低。来自嘉兴恩博服饰有限公司的张铁舟说,感觉今年客商要比往年少三成,“以往展会上人流如织,当场就会有一些订单,今年只是意向性的多一些。”
但新兴市场成交额明显增长,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成交增加4.1%,非洲国家成交增长13.5%。这表明中国开拓新兴市场的成效逐渐显现。
从参展企业情况来看,品牌企业竞争优势较强,创新产品利润较高。在本届广交会上,共有品牌企业1489家,品牌展位占出口总展位数的18.8%。品牌企业平均成交额为893.3万美元,是非品牌企业的5.7倍。部分企业依靠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优势,成交大幅增加,一些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相比之下,代工企业、产品同质化企业成交平淡。为在广交会上赢得更多的订单,很多参展企业做了不少功课,比如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推陈出新;积极开发新型产品,吸引外商眼球;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另辟蹊径扩大出口等。在服装展区的一家宁波公司展位前,SMITHY’S品牌参展商包旭康告诉记者,他们以公司自有品牌向海外拓展,在全球20多个国家有代理商。在旅游休闲品展区,常州侨裕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的孔菊高兴地说,企业今年形势不错,公司这几年重视新产品研发,以自己的品牌向外扩张,在国外建立了一定的渠道,预计订单比去年有所增加。
面对产品出口订单的“道路阻塞”,外贸企业如何转危为机?珠三角企业表现出了扩大内需的想法。佛山市顺德区启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新设了内贸部,业务员罗菲说,我们的文具产品因智能化受消费者喜爱,内贸市场近几年特别好,公司现在正扩大内销。台湾斯立普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助理付文文也告诉记者,当前国外主要经济体尚未走出危机阴影,市场捉襟见肘,相反祖国大陆、内地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