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届广交会虽然到会采购商超过 21 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但累计出口成交 360.3 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 4.8%和2.3%。 这是除 2008 年金融危机外,广交会历史上罕见的成交额明显下降。 也是近 4 年以来没有过的,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方面,到会采购商人数创新高,另一方面,成交额却明显下滑。其原因在于,欧债危机持续影响,美国复苏缓慢;而出口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的全面提升,劳动力、原材料、能源运输以及汇率波动幅度加大,都使企业面对订单更加谨慎。 这也是汇率改革放宽波幅之后的第一次广交会,许多厂家担心成交不赚钱,对汇率变动还持观望态度。
根据分析,本届广交会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欧美市场成交继续下降,新兴市场明显增长;二是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依然偏少;三是品牌企业竞争优势较强,创新产品利润较好。实际上,这些情况早已存在,只是今年更加明显,几成趋势性市场特点。
从到会采购商的结构来看,虽然总人数创新高,但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洲到会人数却下降了一成多。 甚至亚洲客商到会也有下降,反而是南美客商到会增加近一成。 欧洲各国到会人数没有进入前十位。而欧美市场占我国出口量的 70%,从中亦可看出影响本届成交额的主要因素。
本届广交会成交额中,6 个月以内的中、短单占比达 86.3%,原材料价格和汇率波动是厂家不敢接长单的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另一个特点是,同质化的产品成交不振,但设计新颖、具有自主创新价值的产品则成交显着,这也是形成厂家议价能力的重要砝码。 据统计, 品牌展位虽只占出口总展位的18.8%,但成交额却占总成交额的 1/3。
仅仅从广交会来看,出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一要着重开发新兴市场,尤其是过去涉猎不多的市场,如南美,同时深挖俄罗斯、印度、中东、非洲这些有潜力的市场;二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品牌优势,不仅看重成交额,还要注重利润率;三要内外兼修,不要只盯住出口市场,内需市场也要尽力开发;四要熟悉汇率变动规律,在结算方面尽量利用人民币结算功能,加大对实施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市场的开发力度。
广交会是外贸形势的风向标。本届成交情况强化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主动去适应市场,就会被市场所抛弃。如果坚持低附加值产品,那么就得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并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如果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品牌,则可以形成议价能力上的优势,并取得更好的附加值。而且,无论如何确定产品、产业方向,都要同时考虑国内外市场。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的国界会越来越模糊,不能占了国外市场,丢了国内市场,今后中国必将从一个“制造大国”同时也转向一个“消费大国”,企业和各地政府都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作者系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