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棉花协会,对光临2012’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的各位嘉宾,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是中国最早种植棉花的地方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腹心的成都,很早就拥有发达的纺织技术,被称为“锦城”。2000多年前,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一条起于现今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古道,曾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长河把我们从农业经济带到了工业文明,在我们为科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而欣喜时,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球格局下的棉业可持续发展”。来自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棉花纺织同行,将就当前宏观经济格局、棉花与纺织形势进行深入的交流,共同探寻棉花这个古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金融危机使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显现,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上年度棉花价格创历史高点的刺激下,中国棉花生产呈现面积和产量双增局面。但受全球纺织品服装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中国纺织行业运行出现较大困难,纺织业产值、利润、投资增速全面放缓,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下降,棉制产品出口则出现负增长,棉花市场成交清淡,棉价急剧下跌。为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市场,中国政府于2011年9月启动了棉花临时收储预案。至今年3月底共收储棉花313万吨,托市作用明显,棉花市场保持了总体稳定。业内反映,如果没有收储政策,产业链各方特别是棉农将遭受巨额损失。
2012年,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展以及国内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下行与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面临严峻形势。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受阻等因素约束下,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利润减少,经营困难。为此,中国政府提出“稳中求进”的发展方针,将GDP增长目标调低至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目标为4%,以期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CPI同比上涨3.8%,经济运行平稳,通货膨胀得到一定遏制,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为下一步经济结构调整预留了空间。
在这种国际国内大环境下,中国纺织业也面临新的挑战,劳动力低廉等传统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亟需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样,棉花生产也面临人工成本持续上升、机械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生产出现萎缩的局面。近几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显著增加。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11年植棉成本上升了17%,其中人工成本占植棉总成本的58%,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棉农积极性受挫,2012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形势不容乐观。
尽管中国棉业纺织业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但产棉大国、纺织大国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拥有7000万亩以上的宜棉耕地,在大宗农产品中,棉花是单产贡献率最高的农作物,是棉区发展、棉农增收的支柱性产品。中国棉纺织行业的纺纱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全球总量的50%,拥有世界上最完善成熟的纺织产业链和大批熟练工人。中国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业已形成的棉花产业链,使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较强的竞争力。201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达247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3.6倍,入世以来年均增长近16%。尽管近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增速放缓,但绝对额仍是增加的。纺织品服装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在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继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中国棉业应立足于发展棉花生产,立足于国内供给为主,立足于扩展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是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启动了棉花市场化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已经建立,中国棉业正逐步走向成熟。但无可讳言,本世纪以来,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最低时6276万亩(418万公顷),最高时8540万亩(569万公顷),上下浮动2000多万亩,稳定面积的任务还很艰巨。棉花的价格,也曾有过大起大落,最高达31000元/吨以上,最低8400元/吨左右。因此,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亟待建立明确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公平的发展,棉花产业链各方均应从中受益;可持续发展是长远的发展,不应以损害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共同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棉业同行的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棉业愿与世界同业一起,为促进棉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第一,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保障棉花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中国国情决定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能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技推广,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组织化进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科技对棉花生产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才能确保植棉的比较效益,实现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发挥主产区优势。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难得的宜棉地区,有相对充足的耕地资源,具备规模种植优势,又有较先进的植棉技术。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棉花产业化进程,将其建成一个稳产高产的优质棉基地,对我国这样一个纺织大国来说,是一个长久之策。
第三,提升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中国政府提出,要“着力解决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应着力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机采棉整体解决方案,从棉花品种、种植模式、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入手,重点在新疆棉区试点并推广,降低采摘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质量上满足纺织企业需要。
第四,创新流通方式,减少环节,降低成本。发展棉花现代物流,提高棉花流通现代化水平,对提高棉花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保障棉花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我国棉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棉花协会将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争取政策,协助政府制定棉花仓储物流发展规划,推进我国棉花流通业健康发展。
第五,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棉业已融入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棉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棉花贸易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一个产棉和用棉大国的行业组织,中国棉花协会有责任有义务在维护公平的国际棉花贸易秩序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会有低谷,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高潮时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低谷时应树立信心,有所作为。金融危机使棉花产业一些深层次问题得以暴露,但危中有机,抓住机遇才能推动进步,同舟共济才能谋求发展。
今年4月,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先生就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实现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第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这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动力。第三,大力推进开放合作。这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温家宝总理的三点倡议也是棉花产业振兴的良方。中国棉花产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还将稳步发展,其中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机遇。机遇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各国。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