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这一天,对于吴江盛泽地区的百姓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气。因为这里悠久的蚕桑文化,将这一天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小满,是蚕结茧的时日,据传也是蚕花娘娘嫘祖的生日。小满这天,盛泽坊间会举办隆重的庆典,小满戏也应运而生。
近日,盛泽镇戏曲协会的十余名票友来到供奉嫘祖的先蚕祠,与往年一样,开始为当地居民献唱小满戏。演出将一直持续到5月28日。
小满戏是当地一种民俗
“所谓小满戏,并不是一个剧种,而是一种民俗。”盛泽镇戏曲协会会长、小满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国宏告诉记者,小满这天,新丝即将上市,丝行转旺在即。因此,各地蚕神祠纷纷开锣演戏,蚕农、丝商借此热闹一番,演唱各种戏曲,以庆神诞,预祝丰收。
陶国宏说,这个习俗至今已流传了数百年,成为盛泽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2007年,小满戏被列入吴江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是个老戏迷,到了小满到先蚕祠听戏是多年的传统。”今年62岁的朱老伯介绍,2000年,盛泽镇政府筹资修复了先蚕祠,恢复了一年一度的小满戏。从那时起,他便每年都到这里来听戏。“小满戏是盛泽的一道民俗文化风景。今年我还特地带着4岁的外孙女一起来感受一下。”
如今,在先蚕祠门口,已经张贴出了小满戏的演出安排。5月28日前,这里每天都有演出,演出内容包括锡剧、越剧、沪剧等。先蚕祠这几天热闹非凡,每天会吸引百余名戏曲爱好者来到现场。演员们婉转的歌喉、动听的旋律,让台下观众陶醉其中。其间,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票友中最年长的80多岁
说起盛泽小满戏的发展历程,今年59岁的陶国宏如数家珍。
他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盛泽丝绸行业的领军人物先后成立了“逸社”、“艺苑”两个票房,后来合并为“舜湖逸社”。当时,每年的小满戏演出主要由“舜湖逸社”承担。1987年,在盛泽镇文化站的支持下,当地成立了盛
泽镇京剧爱好者协会,后并入盛泽镇戏曲协会,开始负责小满戏的演出。
“协会里的成员都是戏曲票友,最年长的今年已80多岁。”陶国宏说,票友演戏的热情非常高,平时聚在一起练习切磋,进步也非常明显,有些高手已接近专业演员水准。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协会的规模越来越壮大,共有9个团队,成员180多人。
“协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让我们这些‘草根’演员也能上台一展风采。”协会成员孙梅仙告诉记者,唱戏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因为唱戏,她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 因为唱戏,她认识了很多朋友,并拥有了一群老年铁杆“粉丝”。
传统桑蚕民俗期待传承
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作为一项传统民俗,盛泽小满戏在看似风光的背后,其实也遇到了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的尴尬。
“小满戏是伴随着传统的桑蚕生产而诞生的。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这一传统农业方式已渐行渐远,从事桑蚕种植的农户也越来越少。再加上年轻人对戏曲缺乏浓厚兴趣,以及外来人员对本地戏曲的不易理解,使得小满戏这一传统民俗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陶国宏说。
为了扩大戏曲受众面,保护并传承好小满戏,这两年他不断奔走,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对小满戏进行有效推广。
此外,戏曲协会还经常组织票友,去当地学校为孩子们唱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对于小满戏的未来,陶国宏的态度积极乐观。他说,任何一种民俗文化,只要还有人坚守,那么,这种文化就不会消亡。何况,戏曲协会里,很多成员的下一代已经对戏曲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让他看到了盛泽小满戏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