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局势目前是亚洲市场的关注焦点。周日的希腊大选被看作是对该国财政紧缩措施进行的一场全民公投,与此同时,西班牙的借贷成本正在不断上升,这些情况意味着欧元区解体的可能已不再是虚幻。而一旦欧元区解体成为现实,亚太地区经济体将无法免遭其影响。
出口业方面最容易受到冲击的是作为亚洲贸易中心的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经济体2011年对欧盟(European Union)的出口占其本地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9%和15%。与之相比,台湾对欧盟的直接出口额占GDP的比重要小一些,为7%。然而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的倚重意味着欧洲消费情况的低迷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将尤为严重。
亚洲和欧洲在金融领域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香港对欧洲银行的应偿贷款规模占GDP的比重高达151%,新加坡的这一比重为73%。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台湾持有欧洲银行贷款的规模相比之下要小一些,但仍相当可观。欧元区的解体将导致欧洲银行突然撤资,给亚洲地区造成信贷供应危机。
亚洲各经济体应对欧元区危机冲击的政策空间各不相同。鉴于中国的公共债务水平较低且通货膨胀压力正在缓解,该国应该有足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来使其GDP增速保持在今年7.5%的目标之上。但不是每一个经济体都有如此充分的政策空间。以越南、印度和新加坡为例,这三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依次为8.3%、7.5%和5.4%,因此它们在政策选择上会受到更多限制。对印度而言,公共债务高筑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亚洲经济体可能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从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垮台到2008年年底,亚洲股市全线下挫,其中越南股市市值蒸发了41%。亚洲货币也大幅走低,澳元和印尼盾兑美元的跌幅分别达到19%和16%。
目前来看,2008年危机重演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亚洲的内部需求得到加强,这使得该地区不再那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考虑到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不断上升,亚洲投资者还是应做好应对股市震荡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