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次贷泡沫破裂到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愈演愈烈,发达国家一直疲于应对自身信贷狂欢的后果。相形之下,新兴市场看起来相对节制。但现在新兴市场也开始显露出过度放纵的迹象,令人担心。
截止到4月份的一年中,土耳其、巴西和俄罗斯的私人部门信贷增长了20%以上。中国增长了约15%。2007年至2011年,波兰私人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32%上升到49%。
乐观人士表示,在繁荣的经济体中,信贷增长迅速很正常。只要资金流入有用的投资领域,借款就有益于长期发展。不论如何,尽管新兴市场信贷增长率很高,但公共和私人部门债务总量远低于美国、西欧和日本。
不过,信贷的快速增长往往会掩盖信贷分配方式上的问题。例如,巴西有很大一部分信贷用于消费,而不是修建道路和桥梁。在中国,资金通常流入由政治背景雄厚的企业承担、铺张浪费的项目,而不是信贷匮乏的中小企业。
错误分配的信贷会产生两种严重后果。首先,如果过多资金流入某个行业(如房地产行业),会制造出危险的泡沫。中国现在正在试图抑制房地产过热景象。其次,不管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信贷分配没有实现最优化会危害经济增长。
因此,新兴市场必须谨慎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下滑趋势。上周,中国央行下调了存款和贷款利率。一个多月前巴西也放松了货币政策,下调基准利率至历史最低水平。
采取货币刺激措施固然有道理,但在此同时必须启动改革进程,保证信贷流入最急需的领域。在巴西,这意味着降低过高的劳动成本,削减妨碍投资的繁文缛节。在中国,这需要改革银行业,让经济因素、而非政治考量来左右信贷流动。
新兴经济体的这些改革将可以提高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同时降低爆发信贷危机的风险——这些将使发达国家间接受益。但不要指望这些措施能够对危机产生作用。美国和欧元区要解决自身的危机,必须着眼于国内。新兴市场不可能为发达国家提供治病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