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日前又在美国无端受过,用当下流行网络词汇“躺着也中枪”加以形容,真是一点儿也不为过。在近来明枪暗箭屡屡指向“中国制造”的背后,既可看到美国政策制定者力图重塑“美国制造”、改善就业市场、提振美国经济的种种“努力”,也暴露出其急功近利的思路、慌不择路的心态以及那点儿损人利己的盘算。
日前发难的是参议院多数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里德等部分美国政客。由于美国运动员将身着“中国制造”的奥运队服出席伦敦奥运会,里德等人就站出来炮轰:“今天美国制造业有60万个空缺的就业机会,奥委会却将制造奥运制服外包给中国,这不只是离谱,甚至可以说是愚蠢”。里德甚至表示,应该把所有制服堆在一起烧掉,再重做新的,“我希望他们穿着手绘的‘美国’标签的制服”。为了平息这一风波,美国奥委会作出妥协,虽然本届奥运会开幕前改装已无可能,但未来的奥运会服装将在美国制造。
“中国制造”也好,“美国制造”也罢,将奥运队服成本放到中美双边贸易额突破4400亿美元这个大盘子当中,绝对是沧海一粟。无聊的是,美国政客偏偏在此小题大做,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作祟外,也与正逢大选之年的美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密切相关。
从经济上看,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已是连续11个季度保持增长,但国内失业率仍保持在8%以上,成为志在连任的奥巴马心中说不出的痛。为了改善就业市场,白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重振制造业则是战略突破口。从“购买美国货”到《制造业促进法案》,从“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到“内保就业促进倡议”,奥巴马自然希望以汽车巨头为首的制造业能够贡献一份力量。
重振“美国制造”本来无可厚非,但奥巴马政府却无所不用其极,贸易保护主义痕迹越发明显。就像几十年前的“日本制造”一样,如今的“中国制造”在名目繁多的“双反”及“337调查”中屡屡受伤。
再看大选,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都在争夺“铁锈地带”(泛指历史上重工业与制造业发达,随后出现衰弱和工厂大量倒闭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各州)的选民,双方都承诺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正因如此,在谈到对华经贸关系时,奥巴马和罗姆尼都把自己装扮成“硬汉”,并互相指责。前者称后者在过去领导贝恩投资公司时,遣散了多个美国公司的员工,并将工作岗位转移到墨西哥和中国大陆;后者则反呛奥巴马,称其对华态度软弱,换了他绝不会让“妨碍美国公司和工人的经济关系维持下去”。
如此不断敲打中国,就能让“中国制造”换成“美国制造”吗?答案不言自明。已故的乔布斯在回绝奥巴马将苹果手机组装线迁回美国的提议时坦言,“这些工作回不来了。”退一万步讲,即便未来市场上没有“中国制造”,也会有“越南制造”、“印度制造”填补空缺,“美国制造”依旧毫无机会可言。因为美经济问题主要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与中国无关。
近期,美国出现了一些制造业回流迹象,这与海外劳动力成本攀升、国内劳动生产率提高、本土市场定制化需求增加、3D印刷(添加制造业)等新技术和高端自动化机器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有关。或许,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是“美国制造”的未来,一个可以堂堂正正成就“美国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