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美国中西部地区20多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损害了农作物收成,美国农作物情况连续第6周恶化,这导致美国农产品价格连创新高。
16日,美国大豆期货收盘价格升至2008年7月份以来最高水平,并逼近历史最高值;玉米价格飙升至过去一年来最高水平,逼近其在2008年6月创下的历史峰值每蒲式耳7.9925美元;小麦期价升至过去1年半最高水平;豆粕期价则在16日成功刷新历史最高值。分析人士称,美国旱情恐短期内难以扭转,美农产品期货价格的疯狂牛市或将延续,但中期农产品的价格走势仍将回归基本面。
粮食作物情况连续6周恶化
美国农业部1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15日,美国生长状况为优良的玉米作物比例从一周前的40%降至大约31%,大豆作物的优良比例约为34%,也低于一周前的40%。过去两周作物的情况均为1988年旱灾以来的最差水平,且是连续第六周出现作物生长情况恶化。
数据显示,1988年的美国干旱导致了该国玉米减产了31%,大豆减产了20%,而此前连续6周出现农作物情况恶化还是在2003年9月份。另据美国旱情监测机构的数据,截至7月10日,美国中西部约有63%的地区遭遇了中度至极度干旱。
受此影响,16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玉米期货价格收涨4.69%至每蒲式耳7.76美元,是自去年6月的最高收盘价,自6月15日以来,玉米价格已累计上涨超过55%;9月交割的小麦期价上涨4.48%至每蒲式耳8.855美元,是自去年2月份以来最高,小麦期价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约35%;11月交割的大豆期价涨0.9%至每蒲式16.3325美元,是自2008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12月交割的豆粕上涨2.45%至每吨464.50美元,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卢克·马修斯在17日的报告中表示:“我们现在相信,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的世界农业供需报告中将再次下调收成预测,这意味着需求方面的约束可能会比最初大家预想的更加糟糕。”
澳新银行分析师保罗·迪恩表示,美国玉米作物的情况再次出现严重恶化,这将给玉米价格后市形成有力支撑,“如果未来数周美国天气如同当局所预计的,那么我们预计美国的玉米产量将出现25%至30%的同比萎缩。”
另外,各界还担心,谷物和油籽作物价格飙升或将加剧全球粮食价格通胀,推高粮食成本,进而加剧供应竞争。丹麦丹斯克银行分析师克里斯汀·图森表示今年全球食品价格或将上涨25%,农作物价格的走高将导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粮食指数上升至历史新高。数据显示,该指数在2011年曾达到237.92点的历史峰值,上月该指数报201.39点。
据美国农业部7月初披露的数据,美国的玉米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在2013年的丰收季之前,美国玉米库存或将在11.83亿蒲式耳,这一预期较此前一月减少37%。
机构连续5周看多
持续干旱也导致非商业的投机机构积极筑仓农产品期货和期权。
据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披露的每周报告,在截至10日的一周内,对冲基金等投机机构持有的18种美国大宗商品期货与股权净多头合约数量环比增加8.9%至105万份,为连续第5周环比增长。其中,农产品期货净多头头寸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截至10日,CFTC监测的大宗商品净多头头寸连续5周呈环比增长态势,增幅分别为9.14%、7.02%、15.31%、32.93%、8.90%。在上周,净多头头寸合约数量自今年4月10日以来首次突破100万份关口。
农产品方面,据CFTC数据,投资者连续第5周看多农产品,截至10日的一周内,农产品期货净多头合约环比增加15.59%至785831份,其中,小麦净多头合约增幅达17%至62468份,创自2006年6月份以来最高,这主要还因为美国农业部上周下调了全球小麦产量预期1%;糖净多头合约增加76%至100511份,增幅创2007年12月份以来最大,因巴西近期多雨气候影响甘蔗收成。在此前的四周里,农产品期货净多头合约环比增幅分别为27.53%、24.34%、13.13%和21.42%。
高盛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干旱将导致美国玉米每英亩产量降至143.5蒲式耳,该预期低于政府给出的146蒲式耳。高盛还上调了未来3至12个月玉米期价的预期,由每蒲式耳6.3美元提升至6.9美元。
中长期影响或有限
17日,此前连续走强国内农产品期价出现全线下挫。大连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割的大豆期货价格收盘下滑1.52%至每公吨4845元,此前一天,该品种曾创自2008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价水平;豆粕主力合约期价下跌2.92%至每公吨3389元;豆油主力合约收于每公吨9828元,跌幅为0.32%。
长城证券分析师王萍在16日的报告中表示:“7月份中国各种农作物产量较6月份均出现下调,考虑到中国大豆、玉米、小麦、稻谷、棉花消费对外依存度分别为81%、2.7%、2.5%、1%和57%,我们认为美国农业部对大豆产量的下调将直接影响中国,其他品种对中国市场的冲击有限(较高的棉花库存消费比压制未来价格上涨)。”
近期接连创历史新高的豆粕方面,知名粮商ADM公司经济研究部主管佩里·迪克森表示,中国在2011-2012年度或将进口5750万至5800万吨豆粕,豆粕将成为一种具有主导型的大宗商品因全球缺乏足够库存来弥补美国大豆作物减少的空缺。
不过就整体国际农产品价格而言,中期持续大涨并非业界共识。华创证券分析师华中炜表示,粮食价格中期将回归基本面,预计全球农产品价格将回归平稳态势,这主要归结于:第一,全球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整体需求依然较弱;第二,大豆等粮食作物最终实际产量仍存变数;第三,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的两种主要农作物——小麦和大米的供应仍相对充足。
这一观点也得到一定印证。据彭博社17日对印度粮商Adani Wilmar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图尔·查图维迪的采访,由于大豆价格连续高涨,印度的大豆种植面积今年或将增加7%至10%。数据显示,2011年印度大豆种植面积在1030万公顷(约合2550万英亩)。而在过去一年,印度的大豆期货价格几乎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