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酷暑时节,却是纺织企业的“寒冬”。
由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振荡下跌,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价逐步拉大。而纺织企业的成本中,棉花占70%,棉花价格,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纺织企业的生死。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1-5月,中国棉纺协会跟踪的棉纺织企业亏损达到40%,3万锭以下纺纱企业减产、停产面接近50%。
国内外棉价出现倒挂
企业利润被压缩
今年国际棉花价格大幅下降。
“到今年3月底,国家以19800元/吨的价格,收了330多万吨储备棉,还有2009年的储备,加起来有440万吨左右。由于储备过大,造成了国内与国际每吨3000元到5000元的差价。”杭州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姚挺指出,从今年5月11日起,国内棉价持续暴跌,从20000元/吨一路狂跌至18600元~18700元/吨,不过,随着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振荡下跌,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价逐步拉大,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到达码头后,国际棉价比国内棉价还要低4500元/吨。
也就是说,现在的情况是,纺织企业用国产棉肯定亏损,用国外进口棉,还能勉强维持。
但纺织企业必须根据配额进口棉花。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我国每年棉花进口配额为89.4万吨,征收1%的优惠关税;配额以外的进口棉花,征收5%-40%的滑准税。
中国棉花消费量居全球第一,年消费量1000万吨左右,而国内产量只有不足800万吨,每年大约有200万吨的缺口要从国外进口。也就是说,200万吨的刚性需求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意味着,除去89.4万吨的配额,每年超过100万吨棉花刚性需求要通过缴纳高昂的滑准税来进口。
这对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我们的棉花都是先提前1个月或1个半月买进,现在准备纺纱了,2万多每吨的棉花,市场上价格降到18500元/吨,利润明显减少了。”一家浙江棉纺企业负责人对记者抱怨。
纺织企业在国际上削弱竞争力
“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价过大,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杭州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姚挺说,除了利润减少,企业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纺织品国际出口竞争力降低了。
姚挺指出,与东南亚产棉大国相比,我国棉价高于印度棉价7000元/吨左右。甚至,巴基斯坦的棉纱价格比我国棉花价格还要低。“在低端棉纺织制品上,中国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姚挺说。
“由于价格相差太大了,我们现在根本没办法跟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棉纱竞争。”某纺织企业老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目前32支的纯棉纱价格为例,巴基斯坦为每吨24500元,而国内则为每吨26000元,中间相差1500元/吨。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凭借价格的优势,抢占了我国在美国的棉纺制品市场份额。姚挺打了个比方,美国棉织品原来要进口1千万吨,现在只进口6百万吨,减少了4百万吨,而减少部分的59%,也就是2360万吨来自中国,而其余的41%中一半是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来补缺。
而工信部消费品司的最新报告预计,下半年纺织企业仍会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纺织品服装出口将持续低位增长,行业整体效益增速将较上年大幅下滑,企业亏损面和亏损企业亏损额都将有所扩大,更多的中小微型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风险。
中小纺织企业面临转型
面对各种压力,资金紧张的中小纺织企业往往只能选择减产或者停产。
姚挺说,因为棉价波动、汇率变化和出口市场萎缩等影响,目前不少企业已经逐步从外销转为内销,大量减少出口,有些企业在此前每年出口销售额大约有一千万美元,现在只有三四百万美元。据他所知,很多的小微企业已经不做出口的业务。他认为目前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必须生产创新型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
而纺企为了维持资金链顺畅、减少库存,降价似乎是一条不得不选择的道路。事实上,其中降价的产品基本是一些中低档产品,高档产品价格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动。
纺织企业希望政府能适当增加一定的进口棉花,而对于国内外棉价差,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1500元/吨左右的差价是他们能够消化的。姚挺说,棉花的进项税率为13%,棉纺产品的销售税率为17%,这种高征低扣的税收政策对我国棉纺企业显然有失公平。目前农业正在试点增值税,他希望这个试点能引进棉纺织行业。青年时报 冯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