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于2011年7月中旬定点监测湘、鄂、皖、赣、苏、豫、冀、鲁、晋、陕、新、甘、辽等16省132个县(团、场)4260户棉花长势情况,结合对西北、长江和黄河的考察,发布长势监测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 三大流域气温正常,降雨偏多分布不均,光照略少
从6月15日至7月15日,全国主产棉区气候适宜,温度正常;降雨量偏多、暴雨多;日照时数偏少。分流域来看:长江流域6月底-7月上旬大范围降雨大部旱情解除,但降雨分布不均,旱涝并存;黄河降水较去年和历年均偏多,其中淮河流域遭遇先旱后涝和旱涝急转,河南降水量比去年和常年偏多近100mm。西北内陆温度高,光照足,降雨偏少,有利成铃。全国棉花“两萎病”发生偏轻,但局部渍涝、雹灾偏重对生长和收获面积造成不利影响。
二.苗情长势好于去年,三类苗长势弱,转化慢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7月为104(表1),与历年比为107,果节数26.1个/株,好于去年同期近半成,好于常年半成多。
从总体来看,一是7月黄河和西北棉苗素质好,早发,长势稳健,带桃入伏的面积大,伏前桃多,丰产架子已搭起,7月中旬末大多进入盛花期,脱落少,长势明显好于常年。二是长江苗情整体偏差,且差异极大,一类早发棉田果枝14~15个/株,成铃多,伏前桃5~7个/株,三类苗果枝6~7个/株,生育期相差30天,转化慢。三是全国大多病虫害偏重,但没有造成大危害。
长江CCGI 7月为102,为常年的90,果节数29.5个/株。苗情略好于去年同期,差于常年一成。由于前期的长期低温移栽偏晚,棉苗生育期晚于去年1周左右,苗情差异大,一类棉田成铃5~7个/株,三类油后移栽大部长势差,个体小,刚见花,生育期早晚相差30天有余。本流域旱涝并存,其中湖南、江西和湖北局部内涝,安徽旱涝并存,江苏旱情值至7月上旬才解除,病虫害普遍较轻。
黄河CCGI 7月为108,为常年的117,果节数33.2个/株。苗情明显好于去年与常年同期。整体看,本流域华北平原光温水条件较好,棉花发育进程快,一熟春棉早发,长势稳健偏弱,成铃多。由于前作小麦晚熟,两熟套栽棉田共生期延长,连作移栽进入大田时间晚,生长滞后5~7天。淮河流域先旱后涝,7月上中旬大雨棉田渍涝,个体小,蕾铃脱落多。华北平原因降水多,气温低,局部“两萎病”发生略重。
西北CCGI7月为102,为常年的107,苗情略好于去年同期,好于常年同期半成多,果节数16.2个/株,其中南疆17.9个/株,差于去年同期近半成;北疆13.9个/株,河西走廊10.3个/株,均好于去年同期。北疆和河西走廊气候适宜,长势良好,棉蚜和红蜘蛛危害偏重,局部冰雹较重,对生长和收获面积造成不利影响。
辽河CCGI7月为103,为常年的77,果节数7.6个/株。苗情略好于去年,但差于常年同期。
二. 立足抗灾,加强管理,增结伏桃和早秋桃
从7月下旬到8月,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还是棉花现蕾、开花和成铃的并进期,需肥需水最多;还是病虫害和旱涝灾害的并发期,防灾减灾的任务重。针对当前长江流域高温和出现的伏旱,华北暴雨和棉田的渍涝,要以抗旱防涝、防病虫危害和肥水为重点,实行分区、分田、分苗管理,夺取高产。
1.排水和抗旱结合。针对7月下旬华北棉区普降大暴雨,低洼棉田积水多,要开通输水渠道和田间的围沟、厢沟,必要时抽取田间积水,收栽黄熟铃,扶理倒伏棉株,接着补施氮肥、叶面肥和除草。针对当前长江高温,对旱象棉田提倡灌溉浇水,以水调肥,增结伏桃,搭起丰产架子。南疆高温要增加滴灌次数和滴水量,做到均衡灌溉。
2.重施花铃肥。早发、伏前桃多的棉田,追施尿素15~20千克/亩,时间上不迟于7月底;三类苗追施氮肥不迟于8月初。施肥要与培土结合,高培土,有利灌排,减轻渍涝。进入8月,提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尿素。
3.适时打顶。早发棉田早打顶,做到“枝到不等时”;迟发棉田迟打顶,做到“时到不等枝”,全国棉花打顶时间都不应迟于立秋。看苗分批打顶,一般2次打完。
4、看苗化控,防旺长。肥水碰头与三类苗易旺长,提倡多次化调。打顶以后最上部果枝出生果节3~5个,要求重控。
5. 加强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加强三代棉铃虫的监测预报。高温干旱棉叶螨和伏蚜危害加重。同时预防棉盲蝽和烟飞虱。“两萎病”重发棉田,在清沟排渍和中耕基础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生长。
6、及时采收,减少烂铃。鉴于早发,8月中旬即可见絮,要及时收摘黄熟铃和晾晒。
7.渍涝补救措施。一是及早疏通沟渠,保证排水畅通。二是扶理倒伏棉株。三是抢排积水,快速清洗植株上的泥沙。四是早中耕松土,叶面施肥。五是精细整枝打杈,及时抹掉赘芽。六是灾后棉花长势偏旺,害虫发生偏重,要及时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毛树春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