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八个月低点,而当月汇丰(HSBC)制造业PMI则回升至三个月高点,让人对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有些琢磨不透。
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官方PMI数据可能不像看上去那么糟,出现小幅下降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不过,其他一些人称,中国制造业表现非常糟糕,需要获得政策支持。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 简称CFLP)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公告,7月份官方PMI从6月份的50.2小幅降至50.1,创下去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11月份该指数为49.0。
7月份PMI指数也低于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7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50.4。PMI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活动萎缩。
与此同时,7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升至49.3,6月份终值为48.2。
香港和澳大利亚股市在中国官方PMI公布后立刻走低,不过之后有所回升。
香港恒生指数在该数据公布后一度下跌0.5%,但前市收盘持平于19,804点。
花旗(Citi)经济学家丁爽表示,7月份官方PMI并非真的下降,因为还未完全进行季节性因素调整。
他称,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活动是改善而不是恶化了,只是改善的幅度不像人们预计的那么大。
丁爽表示,根据他的计算,自2005年官方PMI开始发布以来,每逢7月份该指数平均下跌1.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该指数没有充分进行季节性因素调整。
丁爽称,与PMI同时发布的产成品库存分类指数从52.3降至48,意味着企业去库存过程即将结束;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随着补库存周期的启动,工业活动将可能反弹。
野村(Nomura)经济学家张智威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表示,官方PMI显示中国经济低位企稳;该指数只是小幅下降并且仍高于50,这就说明不是很糟。
张智威还表示,夏季常见的高温和多雨天气令经济活动放缓,可能对制造业构成了影响。
不过,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对PMI的解读较为悲观。
法国农业信贷集团(Credit Agricol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官方PMI数据表明制造业状况非常糟糕,需要获得政策支持,该数据越疲软,需要采取的刺激举措力度就越大。
汇丰经济学家孙俊威和屈宏斌在一篇报告中称,两项PMI报告显示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放缓,不过幅度较为温和。
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还未完全扭转,下行压力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这两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进一步放松政策的空间仍然充裕,尤其是在7月份通货膨胀率可能降至2%以下同时今年剩余时间可能维持温和的情况下。
就在上述PMI公布的前一天,新华社曾援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称,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将加大政策微调力度以确保经济增长。
温家宝重申政府将实施一系列举措,包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在全球经济下滑之际,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