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零售国际化发展史:
现代意义的零售国际化是从西方国家开始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其政治制度确立之初,实行的就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其经营界限没有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内贸和外贸之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要素、销售产品。
萌芽期:
(19世纪中叶开始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际化零售从本土重点扩大到世界范围,并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东印度公司。
启动期:
(二战前),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垄断时期,零售业是单店经营和传统百货发展阶段;代销:对消费者的研究较少;以单店经营为主,经营区域较小,商品采购主要集中在本地,供应商选择余地比较小,受区域供应链结构特征影响,零售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商品所有权未发生转移,可退货,库存压力转嫁给供应商;整体供应链成本较高,效率较低;零售商为被动销售制造商产品,在供应链的地位较弱。
发展前期:
(二战后—80年代中后期)连锁经营和多业态发展阶段。零售商开始加强消费者的深入研究;经销:货物贸易方面成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零售商跨区域、多业态、连锁经营,现代物流技术有较大发展;开始建立中央采购体系,实行区域性和全国性采购,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零售商,实现供应商优化,议价能力较大提高;按买进库存额结算,退货折扣出现;零售商注重商品库存、品类供应链的管理;整体供应链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对供应链影响较大。
发展中期:
(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实现消费者导向发展阶段;买断经销和OEM:零售商实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经营管理零售商的国际化发展使全球采购和配货体系成为可能;大型跨国零售商都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地区商品采购中心,网状采购体系建立;OEM方式;零售商成为供应链的领导者
发展后期:
(2010年后)零售业朝高层次发展将对传统的零售商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集中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沃尔玛仍然会是全球第一的零售商;国际化的进程会加速,零售业的全球化指日可待;全过程供应链卓越成为零售商取胜的“法宝”之一;“经历型购物”逐渐代替“需求保障型购物”;电子商务将成为零售/信息渠道,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零售国际化发展史:
中国的零售国际化是随着世界零售国际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受中国社会历史变化和发展的影响而大大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萌芽期:
清末民国初年,以进口西洋器物和日用百货为主,同时出口中国丝绸、农产品和少量工业制品;代销:永安百货公司、日本三菱商事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停滞期: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零售商品分配和供应制,零售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的调配。
恢复期:
改革开放为起点,1978年—1991年: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低,单一业态,国内市场充分竞争,开始进出口商品流通。百货商店出售进口商品。
发展期:
零售市场对外开放,1992年—2001年: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增长迅速;以连锁超市为主体、多业态并存;经销。
1992年7月,允许外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试办企业,但须以合资或合作方式。从1999年6月起,对外开放范围扩大到所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同时允许外商经营自进商品的批发业务。到2000年底,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共有28家,地方政府批准的共有277家,引进外资约20亿美元;1999年,天客隆在莫斯科的6000平方米超市开业。
转折期:
2001年入世后,单体扩张,分散经营;零售业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超市、家电专业店等新兴业态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2003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开始设立分部;2003年,上海联华在比利时组建联华欧洲公司;2004年,上海新天地在日本大阪最繁华的中央区日本桥开设了一家购物中心;2006年,北京华联集团以400万新元购得新加坡西友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