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沙雅县棉花品种有中棉40、41、43、49号、新海21号、新陆中36号、新陆中47号等8个品种,总面积达91.39万亩(由于6.16特大冰雹灾害,绝收面积11.7万亩,净面积79.69万亩),目前,沙雅县通过狠抓棉花田间管理,牢固树立“丰收不到手,田管不放手”思想,全面落实各项棉田管技术措施,尤其是棉花中后期管理措施,为确保棉花稳产高产,实现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主要做法及措施如下:
(1)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乡蹲点跟踪服务。一是从各乡镇遴选100名责任心强、技术扎实的技术指导员,并要求技术人员深入到村队、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保证给棉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二是蹲点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与年终考核挂钩,有效的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三是制定下发《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积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技术人员向广大棉农耐心解释该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为全县棉花单产、总产再上一个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科学运筹水肥,保证化肥投入到位。一是根据阶段性天气变化、棉花长势、天气情况、土壤墒情等因素,按照适时、灌足、罐头的要求,我县从6月27日开始头水灌溉,做到少量多次,达到“促稳长,不旺长”。二是组织动员棉农充分做好棉花追肥所需化肥,结合头水灌水追施花铃肥,对每亩棉花追施尿素10—l5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目前,棉花头水灌溉、追肥已全部完毕,二水已灌溉42万亩(其中滴灌棉田34万亩已全部灌溉完毕),三水滴灌棉田34万亩已全部灌溉完毕。
(3)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进行适时合理调控。根据不同的品种、地力、水肥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多次化学调控,搭好丰产架子,塑造理想株型,达到“促稳长,不旺长”。对生长偏旺的棉田,按照4-6克/亩的标准喷施缩节胺进行化控,对长势及较弱的推迟化控时间,截至目前,全县棉花化控工作已全部完毕。
(4)强化分类指导,适时打顶。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组织各村农民对长势较好的棉花于7月初开始进行打顶,进行整形塑枝,对长势较弱的打顶期适当推迟。打顶时将打去的顶心带出田外,杜绝“大把揪”的打顶方式。对棉株下部油条丛生,田间荫蔽较重的棉田,要及早动手整枝,改善田间光照条件,保持通风透光,减少蕾铃脱落。
(5)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近期,随着气温的日渐升高,棉花病虫害呈多发趋势。不对于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加强田间调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中心,运用棉花及其它作物与棉业螨、棉蚜及瓢虫等自然灾害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调控作用,充分发挥生态因子的抑制作用,达到控害保益的作用。
一是做好以棉蚜、棉铃虫、棉叶螨为重点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避免因病虫危害造成大的产量损失。要求各乡(镇)、场加强棉花“三虫”虫情预测预报,引导农民管理好棉花条园周围的玉米、苜蓿等诱集带,防治牲畜啃食。以点片控制为重点、定期组织农户检查棉蚜、及时采用点片防治手段消灭中心株上的棉蚜,控制棉蚜大面积蔓延危害。二是做好棉铃虫的预防工作,按每50-60亩棉园落实1盏杀虫灯,全县共落实8565盏杀虫灯,做好频振式杀虫灯的悬挂,安排各乡(镇)技术人员抓好杀虫灯的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在超过防治指标时结合病虫测报,使用生物制BT300-400毫升/亩兑水喷施进行防治,或用NPV50-70毫升/亩兑水30-45公斤喷洒进行药剂防治。三是做好棉叶螨(红蜘蛛)的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灾害发生。积极推黄板诱蚜,保护天敌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同时使用20%三氯杀螨醇混合液1000-1500倍或阿维菌素1000—1200倍液每亩用30克兑水35公斤均匀喷洒于叶背面进行防治。四是组织县、乡两级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