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数据一直遭到各方诟病。《纽约时报》6月22日撰文称,中国地方政府有意识的粉饰电力数据,掩盖当地经济真实的下滑程度。这一说法遭到了国家统计局的反驳,但美联储达拉斯分行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数据与电力数据不相匹配,中国经济形势比官方数据所显示的要更加严重。
中国经济形势比官方数据所显示的要更为严重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际,中国政府启动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天量投资带动了大量基础建设,中国经济迅速重整旗鼓、高歌猛进。但不久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再次放缓。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同比降至8.1%,第二季度降至7.6%,远远低于2011年全年9.2%的水平。
但是,这一数据仍然被认为低估了中国经济实际放缓的程度。
为了更正确的理解一个经济体的实际增长情况,避免官方经济数据的失真,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电力数据来作为参考,因为其不大容易受政治影响而被人为扭曲。
下图显示的是2011年至今,工业用电增长率和工业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其中,横轴代表工业产出增长率,纵轴代表工业用电增长率;蓝点显示的是2011年各月份的数据,红点显示的是2012年上半年3-6月份的数据。
红点在蓝点的下面,意外着2012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用电量增长率和工业产出增长率经历了双降,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经历了很明显的经济放缓。
|
DallasFed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数据与电力数据不相匹配,中国经济形势比官方数据所显示的要更加严重。 |
通常情况下,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单位耗能的降低,工业企业用固定的电力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能,即可以用更少的电力生产出更多的产能。假如工业企业在2012年任一月份保持2011年的单位耗电水平,如上图所示,使用固定的电力,可以增加约5.1%的工业产出。
在同样的条件下,例如2012年3月,工业用电量增加了5.6%,工业产出的增长率更应该是9.3%,而不是官方公布的11.9%。这意味着,官方公布的数据可能严重高估了实际的工业产出。
单个月份的偏离可能是统计、计算等方面的错误造成的,但2012年4-6月份的数据均显示了严重的偏离。进而,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官方公布的数据严重低估了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中国经济形势比官方数据所显示的要更为严重。
税负加重利润降低 中国企业“无利润增长”
自2011年下半年始,中国经济能否避免硬着陆、实现软着陆,开始成为坊间热谈的话题。一年之后,中国股市跌至4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宏观经济形势则依然不明朗,更让人感到悲观的是,中国工业企业前7月份利润同比下降2.7%,工业企业利润连跌6个月、创近半年新低。中国企业俨然已经“硬着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7月当月实现利润3668亿元,同比下降5.4%。分析称,中国正经历着“无利润增长”。
|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降2.7%,中国正经历"无利润增长"。 |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室主任原磊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和工业增加值数据很难比二季度好看,,企业在今年全年的日子都会比较困难。瑞银则分析称,受出厂价格下跌拖累销售收入增长,企业盈利在三季度可能会在进一步恶化。
上市公司的盈利数据同样不容乐观。截至8月26日,沪深两市共有18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的半年报,868家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占比约48%。据瑞银分析,非金融板块单季收入增速从一季度的11%降至二季度的7%;净利润增速在一季度为零,二季度则变成下降12%;二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创下2009年中期以来最低值。
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Wei Yao分析称,中国企业盈利下滑一方面源于攀升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断增加的税收成本。持续增长的人力成本,从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不断增加的税收成本则不然。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企业税负同比增长10.7%,二季度则增至13.6%。
|
对企业而言,利润增速赶不上GDP增速,离税负增速更是愈来愈远。 |
“对企业而言,利润增速愈来愈赶不上税负增速,税负不再是经济体系中的稳定器,而是不断给企业制造额外的经济负担”,Wei Yao分析称,中国企业正遭遇订单下滑、库存积压和破产增多的打击,而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
四万亿恶果显现
2012年8月24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坍塌,“坍塌大梁130米左右,整体垮塌”,4辆大货车坠桥,共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阳明滩大桥通车不满1年,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表示,阳明滩大桥(引桥质量)肯定有问题。
阳明滩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18.82亿元,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建设,正值四万亿投资计划如火如荼之际。财讯网援引德国媒体消息称,仅2011年,仅哈尔滨一地就新建了38座桥梁。
经济学家许小年分析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就是市场饱和与产能过剩,4万亿“投到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增添了新的过剩产能,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如此大量的投入,仅仅换来几个月的反弹,兴奋剂的药效很快过去,经济再次下滑,而且是带着更为严重的病症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