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MI走低重挫地球另一端的美国股市,CPI与存款基准利率间的落差成为民众热议话题。当中国经济数据在官方宏观调控和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分量与日俱增,如何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内地各省近期陆续亮出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地方和中央数据间又一次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格局;近30个省份居民收入“跑赢”CPI的景象,也与一些民众实际感受有差异。
业内人士指出,地方与中央、数据与感受间的落差,不仅会干扰各方对经济形势的研判,更会让政府的公信力受影响。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将是中国经济大船未来继续平稳前行的基本前提。
事实上,在公开透明理念的指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中国统计数据质量近年来已有明显提升:从金融危机后的月度集中通报,到2011年开始运行的数据产生后24小时内发布制度,经济数据的及时性大大增强;从引发争议的平均数到年初城乡居民收入中位数的发布,数据与民众感受间的差距也日趋缩小。
但困难也一直摆在那里。总量上看,内地目前已有1000多万家的法人单位和8000多万个体户,统计工作量为世界之最;而民众不愿“露富”的习惯,则导致基尼系数等关键指标因“明显偏低”而迟迟无法出炉。
相比于上述可以通过方法提升来弥补的技术性障碍,对经济数据的人为干扰更需引起重视。有位在京机关工作的人士指,中国统计之所以“难搞”,是因为在追求政绩的驱动力下,地方官员对统计干扰颇多,由领导说了算的“书记数据”更是大量存在。
为压缩各方“动手脚”的空间,国家统计局这几年陆续祭出缩短数据生产发布间隔、向社会公布统计的标准和方法等一系列新政。其中,以企业联网直报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是改革的重头戏。
自今年2月18日凌晨起,内地7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始通过互联网向国家数据中心直接报送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和以前层层汇总的形式不同,企业数据未来将“裸奔”到国家统计局,“任何对数据的修改都会被系统记录,一些可能存在的个别地方在汇总过程中对数据的干扰将被挡在门外”。
然而在统计局实现“过程控制”后,对经济数据的干扰又开始前移至企业层面。在联网直报开展后,一些地方陆续被媒体曝出要求企业“配合作假”。
针对这种情况,马建堂发表公开信,强调任何人不得暗示、授意甚至强令企业虚报瞒报。但有专家提醒,对那些渴望升迁的地方官员来说,“曝光”的警告恐难压制弄虚作假的冲动。
正因为如此,一些专家开始呼吁用民生指标代替GDP来考核地方官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就明确表示,地方GDP和官员升迁挂钩的制度才是统计数据备受干扰的根本原因。
但GDP短时间内被其他指标取代的可能性并不大。以统计局推出的综合发展指数为例:该指数的测量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这5个维度。仅民生改善维度中,就包括基尼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互联网普及率,每万人公共汽车拥有等12项指标,操作起来较为复杂。
有基于此,专家提醒,要确保宏观调控、经济生活获得准确的“信号”,在统计部门做好技术升级的同时,官方还需要继续通过加强法律约束力和正确政绩观的引导,来屏蔽对数据的人为干扰,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更有效统计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