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全球超过60%的化纤产量的化纤工业大国中国‘大而不强’,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总量迅速增加,积累深层次的结构性、同质化的矛盾。”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许坤元概述当前中国化纤行业状况。
6日,来自欧盟、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近二十个世界化纤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贸易商600余位代表,齐聚杭州萧山湘湖之畔,从不同区域和视角,共商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国际化纤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据了解,中国是化纤工业大国,其中,浙江、江苏两省贡献量就占据90%。杭州市萧山区副区长赵立明介绍,到2011年底,萧山化纤实际产能已经达到578.38万吨,占据国内的18.27%。拥有亿元销售收入以上企业244家,百亿元2家。
同时,许坤元指出,2012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加大,国际市场的持续低速增长,国内用工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提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都大大增加了行业的发展压力,整个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产销减速、效益下滑的态势,行业进入了调整阶段。
“同质化发展较为严重;产业附加值低、研发能力弱;高新技术纤维基本空白,纺织化纤产业链配套优势不明显等。因此,亟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高端产品比例,发展纤维新材料产业,以满足信息、海洋、交通等相关领域发展需求,这是升级的关键。”许坤元举例说明化纤行业存在的几大短板。
尽管依托区域产业基础,萧山的化纤产品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较之欧美同行,依然面临着成长的困扰。进驻文莱炼化项目的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道出,行业同质化、结构性矛盾迫使其不得不研发高科技产品,但即便投入大量血本,与东华大学、浙江大学的合作研发还是屡战屡败。
邱建林希望一方面能与政府合作成立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呼吁大小企业都应重视知识产权,从而共同提升行业进步。
成功收购了木浆企业的富丽达集团董事长戚建尔则认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原料的问题,政府应与企业联合创新平台。
“主管部门只有支持化纤产业配套发展,才能满足消费市场需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