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3日公布的9月及前三季度外贸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50.3亿美元,增长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口1586.8亿美元,增长2.4%。
专家认为,九、十月份是中国传统外贸高峰期,出口规模创新高与圣诞采购季外需变暖密切相关。但从进口情况看,需求还没有明显好转。
外贸形势有所改观 季节因素为主因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认为,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大多是消费品,圣诞前的采购季是我国外贸的传统旺季。外贸数据向好,并不意味着外贸形势有所好转,更多的是因为季节因素。
作为国内最大的圣诞用品生产基地,义乌小商品景气指数9月回到1000基点“枯荣线”上方。虽然今年9月景气指数与去年同比仍有116.55点的差距,但1009.14点已是今年第二高点,上一次小商品景气指数超过1000点为今年4月。分析人士认为,9月景气指数上涨表明外贸行情开始有所回暖。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接近临界点。其中国有企业新订单指数反弹至52.5,私营企业新订单指数也同步反弹。
“随着欧美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以及美联储QE3的推出,我国的外贸形势会有一定程度的回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表示,但今年前三季度的外贸数据并不“好看”,仅靠后三个月圣诞订单的拉动,效果还是有限。并且美联储QE3能否在两个月内取得明显成效还不好说。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行情有所回暖,但全年的外贸形势仍不十分乐观。
企业资金需求回升 但外需仍不乐观
专家认为,虽然出口出现好转,但短期内外需仍不乐观,没有更多的积极信号。最新数据显示,法国8月份贸易余额录得逆差52.86亿欧元,低于市场预期。
作为全国外贸大省,广东的外贸形势一定程度代表着全国外贸走势。今年以来,广东的外贸形势持续偏冷。中信银行广州业务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尽管9月份开始广东外贸数字向好,第四季度广东外贸增速可能在6%左右。虽然数字不会很难看,但仍需谨慎对待。
上述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企业资金需求有所回升,但也可能是内需因素,外贸方面还没看到明显的回升势头。
另外,仍需密切关注欧美等外部市场的变化。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市场时,广东不少出口企业转而开发内需,放弃或者减弱了在外部市场的进取心。
此外,市场对中日领土争端以来两国贸易情况估计也比较谨慎。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已经下降1.8%。
对此,谢太峰认为,由于60%的出口产品是由三资企业出口,日资占的比重大,中日争端对双方的贸易会产生较大影响。中国作为日本的主要出口市场,如果日资继续撤出中国,短期内对国内经济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必然有其他品牌进来。
因此,谢太峰建议,从长期来看,我国应改善投资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吸引具有实力的外资企业。与此同时,也不能过分依赖投资,因为单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长此以往会造成产能过剩。
政策为外贸企业“开绿灯” 市场预期谨慎
由于美联储推出的QE3带动美元走弱、人民币继续走强,四季度出口将面临更多挑战。谢太峰表示,四季度的外贸走势还是要看外需的变化,即年底美国和欧洲经济能否走出低迷困境。
不久前,国务院出台了促外贸的十六项措施,各省份也针对各自情况在政策上为外贸企业“开绿灯”。中信银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表示,政府在鼓励外贸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外贸企业而言是一种鼓励。但政策落地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微调。
该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外贸企业加大了向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等出口的力度,为保证及时收到货款,部分企业会采取购买出口保险的措施。但目前出口保险的费率较高,门槛也较高,建议政府通过适当的方法降低费率和门槛。他同时建议,政府在应鼓励和支持中小型外贸企业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王健认为,从企业自身来看,面临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原材料消耗带来的环境成本上升以及社会福利意识的增强,中国“低成本”制造基本上已经不可持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已经关乎外贸企业的生存。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转变思路,才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