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工业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在2012年上半年延续了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产业调整状态,企业产值平均降幅在15%以上,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发展特点鲜明。
我国工业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在短短30余年中,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缝制机械行业电子电控领域的重要一员。
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工业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在2012年上半年延续了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产业调整”状态,行业企业的产值平均降幅在15%以上,产业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发展特点鲜明。
鉴于行业低谷状态下的数据统计难以准确反映我国工业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的整体情况,笔者以2011年度我国工业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的统计数据进行简要概述。
产业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电子电控专业委员会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末,我国从事缝制机械类电控产品生产的企业约为40家(不含工业缝纫机电机企业,下同),从事缝制机械电控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从业员工约3000人,产品以内产内销为主,缝制机械电控行业全年总产值约31.3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25%。
其中,平缝机电控系统产值超过16亿元,同比增长达33%,花样机、套结机系统量值增长约在30%左右,电控行业产业规模扩大。
产量增长迅速
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累计生产各类缝纫机电控系统的总数由2010年的约170万套增长至226.5万套,增幅为33%。
其中,平缝机控制系统约200万套,包缝机控制系统约12万套,花样机控制2万套,电脑刺绣机控制系统约5万套。
效益逐年下降
据统计,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累计利润约为3.6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约为11%,利润率逐年下降。
其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受稀土永磁材料价格影响(烧结钕铁硼价格从2010年8万元/吨涨至2011年7月的70万元/吨,涨幅达770%),伺服电机最高涨价30%,铜材、电子元器件等价格同比也出现5%-10%不等的涨幅,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呈下滑趋势。
我国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的行业整体利润率由“十一五”时期的近30%下降至目前的11%左右,成本压力明显超出行业的消化能力。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在整个缝制机械行业,电子电控领域属于高科技含量的分行业。目前,我国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共拥有缝制机械电控类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其他相关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电子电控行业全年累计申报发明专利13项,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为15项。
此外,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全年获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地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入选《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计划》备选产品1项,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一五”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效节能缝制设备电控系统的研发》1项。
2012年上半年,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的《可编程花样缝纫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荣获中轻联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高效多头多功能刺绣机数控系统》项目在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之外,更首度被国家从重点新产品计划中,列入择优设立的战略性创新产品计划。
产业化步伐加快
继平缝机、刺绣机、花样机系统之后,2011年绷缝机、套结机、平头锁眼机电控系统等产品相继突破产业化瓶颈,多家企业产量同比出现倍增。
另据不完全统计,曲折缝、圆锁类特种工业缝纫机电控系统产品同比也呈现巨大增幅。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电控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目前,电控类缝制机械产品已占工业缝纫机产品总量的30%,电控产品的整体产量、产值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电子电控行业已经步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资源丰富后劲大
我国缝制机械电子电控行业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发展态势,良好的投资收益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使行业发展资源不断丰富。
一方面,新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入到缝制机械电控产品的研发、设计、应用和推广队伍中来,我国缝制机械电控行业企业队伍由“十一五”初期的不足20家,发展至目前的40家左右。
另一方面,行业内电控制造企业也不断加大了科研、生产等方面的投入,科研及产业化创新成果越来越丰硕。2011年行业R&D的总投入约2.23亿元,占销售收入比值约为6.26%。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电控行业利润的87%由行业近两年来所研发的新产品贡献。
产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企业的加入,我国缝制机械电控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队伍出现明显分化,部分企业被迫退出,部分企业则面临边缘化,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踩准了行业发展的节奏,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如兴大豪与中捷、58所与新杰克公司、积聚与富山公司的战略合作,积致与沪龙公司的资本整合以及兴大豪公司、58所的股份制改组等。
这些行业企业通过产业企业间组建战略联盟、合理的资本运作等方式,不仅使企业自身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使自己迅速成为行业主流企业,而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2年上半年,上述骨干企业产销下滑幅度均小于缝制机械行业的平均数,琦星还取得了30%以上的增长。
企业分化更加明显,市场资源进一步向有品牌、质量及产业化优势的企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