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 创新发展
徐文英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过去的10年,正好是我国棉纺织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新世纪初,中国棉纺织行业在经历了两次压锭调整后,实现了全面扭亏为盈,关键是淘汰了落后产能,增加了先进设备,同时行业资本结构变化,企业实现了机制的转换。两次压锭带来了技术升级,加入WTO又扩大了市场空间,被压抑了10多年的增长需求得以释放。
棉纺织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产量快速增长,2011年底,规模以上企业纱线产量2894万吨,纱锭数1.2亿锭,布产量620亿米,10年中纱线年均增长28%,纱锭年均增长23.8%,布年均增长11.3%;棉纺织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棉纺织及服装出口达到875.6亿美元,10年间增长5.7倍,年均增长47.4%;经济效益提高,2011年棉纺织业实现利润859.08亿元,利润率从2001年的1.73%提升至5.55%;技术进步加快,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2001年,棉纺织业共有212万人,2011年用工255.5万人,10年间用工只增长了20.5%,销售收入却增长了800%。
我国棉纺织业在国内纺织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棉纺织行业化纤短纤的使用量翻了一番。随着使用化纤短纤数量逐年增加,激发了化纤新型纤维研发的活力。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还增加了棉农收益,拉动了麻、竹、木棉等种植业的发展。从下游来看,棉纺织业的发展对针织、家纺、印染、服装等行业的生产及出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棉纺织业近年来在不断的调整中扩大市场空间,充分体现出了基础产业的竞争优势。10年来中国棉纺织的高速发展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今后10年的方向是转型增效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科技和品牌贡献率,由棉纺织大国向棉纺织强国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棉纺织企业将更好地应用优质高产的纺纱织造设备,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研究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加工方法,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扩大内销市场,实现两个市场共同增长。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创新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向环境友好及集约型产业结构转变,向更完善的市场秩序转变。
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我国现行棉花流通体制对产业的制约越来越突出,降低了棉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迫切希望国家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实现完全市场化。这对棉纺织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加减中体现智慧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明
10年来,际华三五四二公司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纺织“小卒”发展成一个纺织界的“明星”,这得益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源动力。公司按每年不低于销售收入3%的研发投入,保障研发工作扎实稳步推进。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品牌之路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竞争加剧,同质化产品引发的是市场的被动和需求的盲目,可以说品牌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它是支撑市场的强大基础。我曾在欧洲纺织品交易会上看到,面料和质量差不多的服装,国外品牌可以是国内品牌价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对我触动很大,更加坚定了打造世界品牌的决心。10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塑造品牌,“没有品牌就意味着平庸”,这是许多企业家达成的共识。
以品牌带动加快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实施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这是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未来几年,公司将以“‘强二进三’调结构,‘两制’驱动创一流”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精品名牌战略。公司在调整结构方面要做好加减法。做加法是要积极开发具有独特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而对于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边际利润贡献小的产品,要做减法,淘汰落后的产品和产能,对现有的生产线和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紧跟国家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重点加强新领域、新用途、新材料等产品开发,使公司的主导产品向高、精、尖、特、专、新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浴火后的华丽蜕变
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宁宁
10年来,企业的起伏发展让人难以忘记。特别是2007年期间的企业退城进园搬迁,从情感上说,离开具有百年历史的原址让人难以割舍。从过程看,千头万绪,惊心动魄,生产和新址重建必须二头兼顾,生产规模、销售总量和经济效益随着搬迁的启动而渐渐下滑,当时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可以说这是无锡四棉发展史上最“痛”的一次。
经过经营集团的科学决策和部署,管理层的精心付出,全体技术人员和员工齐心努力,搬迁、复产齐头并进,经过停产、搬迁、复产、恢复四个阶段,无锡四棉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把搬迁看成挑战,当作机遇,百年企业完成了蜕变,华丽的转身,一个现代化的新的无锡四棉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新原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产品品质、品牌声誉的不断提高。这段经历,是企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终身难忘。
面对变化的环境,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勇往直前。无锡四棉始终追求行业最好的知识、信息、技术,并努力保持其处于最佳状态。在新品种研发、技术革新、提升产品品质和用工机制的变革中敢于实践,勤于总结,成功推广。其实纺织企业的“老三基”管理制度关键是是在坚持,依靠努力、毅力,把标准化工作、规范化管理持之以恒的贯彻始终,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极致。这是建设具有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踏踏实实做实业的团队的重要因素,也是是无锡四棉取得今天的成绩的体会。
未来,在做精品、做品牌的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而且要一直坚定走下去。“十二五”的大幕已经拉开,《建设纺织强国纲要》也已发布,相信在国家正确方针的指引下,已经走过106年的无锡四棉,在转型升级建设纺织强国的道路上,必并将走在最前沿,为早日实现纺织强国,发挥应有的力量。
做好企业自己的事
山东宏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明
10年风雨,宏诚集团已有无数荣誉光圈围绕,“重合同,守信用,产品优,技术强”、连续9年获全国棉纺行业出口创汇和经济效益前50强企业等,这一系列的金字招牌和荣誉光环,都来得益于公司始终坚守科学发展创新之路,通过管理创新,促进节能减排、低生产成本和化解经营风险;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能效能,促进企业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充分满足市场功能性、差异化需求,一步一个台阶地收获着市场扩大、销售业绩攀升、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良好效果。
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我们难以掌控,但是我们却能做好自己说了算的事。在企业的基础管理中,特别注重营销体系、设备管理、产品开发、产品质量、重点工程、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财物等方方面面的资源综合。只要抓住了基础管理,就等于抓住了产量质量和效益。企业没有一流的技术装备,就生产不出适应市场的高品质产品。对待技术创新要毫不吝啬舍得投入,以大投入促大产出,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个性化技术优势。
现阶段,适应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宏诚集团以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为主线,提质增效,强化管理,发展三产,优化纺织家纺产业结构,提升纺织家纺综合竞争实力,创造优异的生产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以“副业”养“主业”的探索转型
郑州四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周存
这10年间,最大的变化就是企业改制,企业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2005年郑州市政府开始在郑州市纺织系统推行“以土地换生存”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5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组织企业新厂区建设、老企业搬迁、新厂区开工生产的企业历史性任务,实现了稳定完成改制、边生产边搬迁的“无缝搬迁”创新模式,保证了广大职工岗位不少、工资不少、生活稳定。
从改制开始到新厂区建成开工,我们历经凤凰涅槃,同时也开创了企业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在安置数千人离职的同时坚持生产经营。在改制过程中,大批员工流失,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全体经营团队的克难攻坚中,最终取得了人员妥善安置、企业改制搬迁稳定的成果;第一次自己建设厂区。过去是政府建设,劳动局招工,国家安排生产、解决企业问题。现在,从筹措资金到购买土地、从建筑工程招标到全程监督验收、使用,企业全程负责,变成一专多能;第一次租赁经营“副业”超越纺织主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富士康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已进驻郑州四棉600亩企业新区。而随着富士康第二家企业鸿福锦公司的进驻,每年千万元的租赁费收入已经成为超越主业的稳定收入。
归结起来,郑州四棉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经营团队的奉献精神。在企业改制中,大多数管理人员发扬几十年养成的敬业奉献精神,抛开个人得失,全力以赴配合企业工作。二是全体职工的吃苦耐劳意志。全体职工出于对企业的热爱和熟悉,克服了暂时的经营困难、上班路途较远等困难,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和企业同舟共济。三是科技研发队伍的坚持不懈。虽然企业搬迁造成很大压力,但是科技研发工作始终没有停止,产品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四是企业文化的坚定延续。企业文化是“团结、文明、求实、进取”,“求实”在几十年的积淀中,形成了郑州四棉人踏踏实实干工作的优良传统。无论什么时候、碰上什么问题,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是我们一步步走向未来的法宝。
未来,我们认为企业发展方向应该是:一是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收入的提升,更加注重内需、产品的高质量及多样化。二是自创品牌向国际市场进发,努力规避国际贸易障碍,避免低端竞争。三是向上下游市场开拓进取,稳定原棉供应,延长企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四是探索产业转型,在条件合适时候,积极开发房地产、物业管理、物流等项目,争取以“副业”养“主业”,发展好纺织主业。
向非棉产业领域进军
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锡建
10年前,山东流云公司生产规模6万多锭,员工人数1000多人;现在,公司生产规模达到了环锭纺18万锭,线锭2万锭,气流纺2000头。员工人数近2000人。随着设备水平的提高,员工的劳动负担逐步减轻,经济收入连年增长,万锭用工率逐步下降。
10年前,流云公司整体搬迁扩建,实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厂区面积300亩,比原来扩大了3倍。厂区及车间生产流水线设计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了各种资源、能源,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能提供了科学保障。在实施搬迁扩建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企业注册资本金由1000万增加到了3860万,企业名称由“高青流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山东流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10年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跻身全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生产线可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单纺80支、100支、120支高支数纱线,保质保量灵活批量生产。
10年间,公司经历了企业改制、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棉花价格剧烈波动、欧债危机等一次次考验,但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创新管理,团结带领职工积极应对,公司规模逐步扩大,每年产销基本保持平衡。今后10年,公司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吸收新工艺,向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非棉产业领域进军,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努力保持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跨入全国纺织企业百强之列。
内外合力做深做透纺织产业2012年10月16日 09:32 来源:绍兴县报 进入信息化时代,绍兴如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纺织块状经济?在2012中国工程院院士——绍兴行科技合作活动中,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提出,绍兴纺织产业不仅要充分利用纺织圈的科技人才力量,还要依靠圈外资源,从而做深做透纺织产业。
在外部环境依然趋紧的形势下,未来绍兴县纺织业将采取怎样的变革,如何博弈才能谋划好出路,记者近日采访了潘云鹤副院长。
作为“夹心层”的传统产业如何在转型之路上焕发新的活力?潘云鹤认为,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调整,通过转型发展的方式,在新的坐标下重新定位和思考,传统产业才能拓展新市场。关键是在做好内部“真功夫”的同时,跳出传统产业,以新的思路和手法来发展提升传统产业。
“绍兴纺织产业聚集了诸多纺织类人才、技术,拥有成熟的专业市场。”潘云鹤认为,传统产业想进一步寻求发展、开拓市场,必须跳出纺织圈,借助圈外力量,与当前拥有的纺织技术一起,内外形成合力,来实现做深做透纺织产业。在推动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诸多历史阶段中,纺织圈外的科技力量推动纺织业发展并不少见,如纺织品分色技术、打版技术等都来自传统的纺织产业以外,且又强有力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
纺织业发展依靠哪些圈外力量,并如何为传统产业所利用呢?潘云鹤指出,向外拓展包括经济技术、材料技术、人员技术、织物技术、制造技术等五大技术体系,如材料技术就是将防辐射、阻燃、吸汗等功能技术应用到纺织面料,使纺织面料在穿衣保暖的基础上开辟新功能,增强产品市场影响力。
在当今信息化大背景下,纺织设计依靠信息化设计已是大势所趋。潘云鹤指出,绍兴县纺织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信息智能化,形成大量的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形成图案,识别面料图形,建立纺织智能中心,实现计算机自动分析,推动传统纺织业的全面创新。
链接:潘云鹤,中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将人工智能引入计算机图形学和CAD技术,提出综合推理和形象思维模型,并研制成功了轻纺花型、图案创作等多个新颖实用的智能CAD/CAM系统,而且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技术等领域也取得优秀的成果,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