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收获的季节。10月22-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悉心打造的展会航母编队横空出世。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展览会、中国国际纺织纱线、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四展同台,以超大的展出规模占据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17个展馆,20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汇聚了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4300多家参展商,预计到场登录观众超10万名。
展会航母编队的问世,体现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合舰队与企业一道共克时艰的努力,体现着中国纺织行业前行的信心与实力,体现着世界牵手中国市场的无穷魅力!
从近年来行业展的发展演变和最新研发的展品来看,参展企业的目标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长远。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创新的同时,需要注重从传统规模经济发展模式向价值经济模式的转型。
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给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平稳运行造成很大压力,趋缓已是不争的事实,趋缓首先表现在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风险在加剧。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要对市场潜在的需求增长保持信心。一个例证是,2001年,我国居民人均GDP是8622元,到2010年人均GDP达29940元,即4628美元。衣着消费方面,我国城镇居民2011年人均衣着消费为777.4元,预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占比将达12.5%。
消费能力的潜在增长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对产品产生了更高的审美追求,这对我们纺织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的内销产值占比已经接近83%,这充分体现出内销市场是我们今后最主要也是最需关注的市场。问题在于,成本上涨、原料震荡、外销趋缓、内需乏力,行业发展依托的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消费需求的内涵与特性在发生变化,需要我们积极调整心态与预期——对数量增长的期待,要逐步让位于对价值增长的期待;对规模效应的期待,要逐步让位于对内涵式发展的期待;对市场份额的期待,要逐步地让位于对市场地位的期待。
从近年来行业展的发展演变和最新研发的展品来看,参展企业的目标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长远。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创新的同时,需要注重从传统规模经济发展模式向价值经济模式的转型。在价值经济模式里,企业需要对“品牌的信誉度、环境的友好度、资源的把控性、时尚的导向力、市场的话语权”予以更多关注。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对供应链、一个合作体系对另一个合作体系的竞争,这同时是零散的创新资源不断整合与集中的过程;封闭的发展模式已经落后,开放自己的平台,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开发,是企业的必由之路;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设计、研发与制造的技术含量与文化含量,改变以往依托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和资源依赖型的产品开发模式,提升产品本身的溢价能力与利润空间,针对营销体系、管理模式进行有形和无形兼具的方法创新与过程创新。
今年,四大行业展会的联动,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多元价值的舞台,行业展会也更成为传递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行业价值观的重要平台,见证着纺织工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价值的全新诠释与积极塑造。希望四展联动为展商搭建一个效果更好、标准更高的一站式交流平台,发挥巨大的示范效应和推广效应,体现其难能可贵的行业引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