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圆满结束,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如何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明年经济会如何运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是怎样的态势?谁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推手?房地产调控是否会持续?如何看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近日采访了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原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姚景源,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北京大学副教授吕随启,知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微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谈民宪,西北大学教授卢山冰,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滕泰十位经济学者,他们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述,也许能帮您看清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走势。
明年宏观经济咋走?
稳字当头 会比今年稍微快点
十八大后,中国经济将会呈现怎样的一个运行态势呢?
李稻葵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还是一个难中求稳的过程。因为未来的国际形势仍然非常复杂,美国存在财政悬崖的问题。2013年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第一个亮相年,所以这一年的经济一定会求稳。
彭文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宏观角度讲,经济大势应该缓中趋稳,“经济增长在下降中逐渐走向企稳方向,明年国内和国外基本态势应该说是温和复苏,和2012年比,如果今年GDP增长水平保持在7.6%左右的话,明年会比今年稍微快点,大概在8%左右增长,不会是强劲复苏。”
夏斌认为,展望2013年的中国经济还是要谨慎乐观,因为目前经济结构的调整才刚刚开始,从制度层面来看,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气候,如营业税改增值税、深入分配改革方案等。由于这些改革效应的滞后性,明年的经济形势应该会以稳字当头。另外,从外部因素来看,明年全球经济仍然低迷,中国出口仍然存在很大压力。我们在出口问题上采取了各种稳定出口多元化的措施,发挥其实际作用还需要时间。从投资角度来看,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模式可能会有所改变。
“明年经济走势稳定是第一位的,投资依然是带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手。GDP大概会维持在7%-8%左右,这个增长力度也是符合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现状的,符合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吕随启这样说。
未来几年经济趋势咋样?
先求质后求量 增速从“百米冲刺”变“中速长跑”
“收入翻番”、“美丽中国”勾勒幸福生活图景。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不仅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也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谈民宪认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背后势必要实现经济的稳增长,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还将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态势。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先求稳后求快,先求质后求量。
“前些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很快,如果用跑步比赛来形容的话,我认为前些年的比赛就是百米冲刺,随着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积累,再加上经济发展结构方式的改变,增长幅度自然会放慢下来。而未来的中国经济可以用长跑来形容,速度自然要慢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经济发展更为稳健。”吕随启这样分析。
“从GDP增速来看,总体的判断是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速增长,目前经济仍处于经济的下行周期,在经济处于低谷的时候,大部分人看未来可能会悲观一些,但我个人认为8%左右的增长水平是比较合适的。”牛犁认为,从未来的增长潜力来看,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要翻一番,按照这个目标测算,之后的GDP至少要达到年均7.2%的增长速度;而在2020年前,我国人口仍保持正增长,因此人均GDP要实现目标,GDP总量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人口平均的增速。
牛犁认为,尽管我国经济出现一些问题,“但十八大提出的经济目标,经过努力,最终都会远远超越目标而完成,因为这些目标在制定时,都留有了一定的余地。”
未来如何实现经济的稳中求快呢?卢山冰认为,今后“城乡统筹”和“创新”,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富裕不能过多地转移支付,必须要走城镇化和城市化道路,中间起中介作用的就是“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是否该适当放松?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用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可能性很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在当前欧债危机继续蔓延、美国QE3“印钞机”继续泛滥的情境下,我国货币政策近年将会如何变化?
夏斌分析认为,第一,从市场而言,货币政策仍然是谨慎的、中性的。当然,作为官方语言,可能还会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言外之意,保持中国实体经济合理增长的货币需求必然是满足供应,在这个情况下财政政策仍然会是积极的。但是,受制于财政收入的减少、财力的有限,不可能实施更大规模政府主导的那样一种投资力度。经济结构调整上,仍然会推动以消费为主导的战略思路。夏斌相信在2013年会有新迹象。包括非公36条如何在各行各业实质性落实、推出,包括社会安全网如何进一步推进,在这个方面是结构调整中的重中之重。
滕泰则表示,明年货币政策放松刻不容缓,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过“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东部地区“民工荒”现象屡见不鲜,低端劳动力成本随着供给的减少在长时间内逐步抬升将是大势所趋,我们测算得出未来几年劳动力成本的趋势性上涨每年将贡献约2%的CPI增速。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阶段,5%以下的通胀水平都是可以接受的,低于或者接近2%的CPI水平反而说明经济存在通缩的隐忧,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以应对。
“纵观央行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逆回购、央票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尽管灵活但力度有限;基准利率继续调整的条件已经成熟,但囿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制约,降息的空间不会很大;而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历史高位,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因此,未来央行用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大。”滕泰如此分析。
叶檀女士认为,未来来看,货币政策还将呈现继续稳健的走势,适当的宽松还将继续。但是如果过于宽松,就会为通胀埋下伏笔;如果货币政策收紧的话,自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权衡利弊,个人判断,维持中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下一个经济增长极在哪儿?
西部将迎好时机国家投资有望激活西部区域
回首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路,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增长点;随后,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再随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转向了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区域。未来几年,下一个经济增长极会在什么区域呢?
谈民宪表示,从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沿海经济带大部分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在这样的宏观态势之下,未来西部地区将迎来一个发展的好时机。当然,西部地区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就涉及到国家具体的经济政策,发展西部对广大有创业意向的人而言,会带来不少的创业机会。
吕随启分析,未来西部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尤其是以西安为代表的西北区域、以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区域。而借助什么产业让西部快速发展?个人判断仍然会以制造业为主。另外,加上国家的投资,有望激活整个西部的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卢山冰认为,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依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未来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极,西部地区承接国外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并做好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产业价值链延伸、产业加密、加厚等工作,大力发展产业化、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在东部的支持以及政策倾斜之下,西部地区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民企难题如何破解?
融资要靠民间投资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打破垄断
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当前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李稻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指望银行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小企业创新问题首先要靠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就是百姓自己的钱加上企业自己的钱,自己投了,没有经过中介。国内没有经过中介的投资是最重要的投资,是比银行投资还要多、影响力还要广的投资,这个是关键。为什么经济形势低迷?为什么增长下滑?就是民间没有经过中介的投资,所以要鼓励民间投资,成立民间中介投资机构。”
而对于目前很多企业缺少创新能力的问题,姚景源表示,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主要是行业垄断问题,因为现在企业不用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利润,“他们通过垄断就数钱都数不完,谁会去搞创新精神。所以要提升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打破垄断。”他说。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既要靠政府合理的引导,也要靠民间资金,现在不少民间资金苦于找不到投资方向,同时,不少中小企业又缺少资金。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充分利用好这些民间资金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企业要创新,必须要有人才支持,人才支持的前提还是要有资金的支持,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资金。除过民间资金外,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吕随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