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聚酯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及产业转移论坛于11月21日~22日在重庆涪陵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重庆涪陵区委书记秦敏、区长沈晓钟,以及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化纤企业的代表近150人出席了会议。论坛紧紧围绕如何突破原料、技术、品牌等瓶颈,实现化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规划未来化纤行业的生产布局进行了深入探讨。
高勇在论坛上指出,目前,在全世界每年大约8000多万吨的纤维加工总量中,化学纤维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而我国在最近几年很可能会达到75%。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尤其是人类对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我国纺织行业必须依靠化学纤维的发展,化学纤维将是支撑纺织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部分。
高勇说,最近两年,纺织产业从东部向西部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的比重得到快速提升,2011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产业比重达到19.7%。为应对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和劳动资源紧缺的矛盾,棉纺织和服装成为优先和重点转移的行业。化纤由于原料的问题,目前发展尚处于产业布局阶段。因此,如何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现有技术、资金、研发、品牌、市场、营销渠道、信息等优势,以及中西部地区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规划化纤产业区域布局,推动我国东部企业优势向中西部主体功能区协调配套的战略优势的转变,是本次论坛的重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化纤行业需要思考和规划的重要问题。
针对化纤行业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端小平提出了六个原则:一是先易后难,梯度转移,首先转移的应是技术成熟产业;其次在市场培育发展良好的前提下再考虑大容量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短纤等,进而再发展氨纶等其他配套品种。二是向石化原料园区集中,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展。三是资源、环境、产业协调发展。四是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尽量不布新点。五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杜绝落后产能布局和转移,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坚持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高品质的先进生产力。六是中西部企业需加快发展混合型经济,鼓励民营资本、外资参与化纤区域结构调整,实现存量资产的重组和优势企业的扩张,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产业集中度。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重庆涪陵区,近年来在推动石油化工及化纤产业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涪陵区委副书记、区长沈晓钟在论坛会上介绍了区政府对于未来发展化纤产业的规划。他说,涪陵拥有西部地区唯一的PTA生产基地——年产百万吨PTA的蓬威石化公司,能够确保化纤产业的原料供应。目前,浙江龙腾集团已经决定在涪陵分批投资建成年产100万吨的差别化纤维项目。他希望有更多的东部企业能够到涪陵投资建厂,与当地企业一起开创化纤产业的新局面。
来自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以及化纤企业的代表,在会上就聚酯纤维的产品开发现状、市场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报告。
会上,重庆涪陵区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浙江龙腾科技发展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及项目投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