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关部门明确了五级棉收储的相关要求,并开始发放计划,但暂时还没有成交。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已超过380万吨,占全年棉花总产量的55%。由于临时收储价目前仍高于期现货价格,棉花企业主要精力都放在交储上,市场上高等级新棉数量相对不足,国内现货价格继续稳步上涨;在棉籽价格回升的带动下,籽棉收购价格也有所上调,多数棉农积极交售,少量依然惜售。
12月5日,为保障受灾地区五级棉收储政策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发布公告,明确了相关要求:只有受灾地区的具有400型棉花加工资格的棉花加工企业自行交储五级棉花,不得受托其他企业或交易商交易和交储;每个交储合同棉花品级只允许由五级组成,不得混入其他品级的棉花;长度不低于27毫米,长度30毫米及以上的按29毫米计算。从当天起开始发放五级棉收储计划,但当周并没有实际成交。截至12月7日,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已累计成交381.495万吨,其中新疆195.732万吨;内地123.198万吨;骨干企业62.565万吨。内地成交量前三位为山东、湖北、河北,比例分别为8.1%、8%和5%。同期,新疆兵团上年度地方储备棉竞卖累计成交3.8285万吨。
目前,高等级新棉大多进入国储,市场流通数量极少,随着纺织企业原料的消耗,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继续稳中上涨。上周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收于18990元/吨,全周上涨73元。期货市场基本保持稳定,郑州棉花期货近期合约CF301将于1月份交割,价格有所调整,结算价收于19735元/吨,全周下跌115元;电子撮合市场近期合约MA1212合约平均价收于19167元/吨,全周上涨7元。
进入12月以来,受棉副产品销售价格走强的带动,棉籽销售价格持续回升,企业盈利有所增加,收购较为积极,全国籽棉收购价格普遍上涨。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调查,上周(12月3日-7日)全国主体品级428级周平均收购价格为8.12元/公斤,比上周上涨了0.07元。新疆和长江流域棉区收购已进入后期,上市籽棉多为尾花,部分已不能达到交储最低质量要求,企业严格控制质量,收购量下降;黄河流域多数棉农认可当前价格,交售较为积极,但依然有少量棉农惜售,持等待观望态度。
同期,受相关机构调高全球棉花期末库存、美棉出口顺利等因素影响,国际棉花价格小幅波动。12月7日纽约棉花期货近期合约结算价收于73.79美分/磅,累计下跌0.12美分;Cotlook A指数收于82.35美分/磅,上涨0.15美分。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收于85.13美分/磅,折1%关税价格13675元/吨,低于国内相近等级5316元;折滑准税后价格为14595元/吨,低于国内439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