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风暴刚过,淘宝、京东商城、苏宁、国美、亚马逊、凡客等各大电商便蓄势待发,迎战紧随其后的“双十二”。不同的是,这次电商在服务和促销规则上玩起了新花样。
“小而美”还是“大让利”
“双十一”的淘宝和天猫创造了单个交易日191亿元成交额的神话,这让其他电商羡慕不已,面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二”,电商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不同于“双十一”单纯降价的促销噱头,这次电商在服务和规则上下足了功夫,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淘宝网制定了新的参与规则,即“‘小而美’+愿望清单”。“双十二”淘宝口号是“发现小而美,发现不一样的淘宝”。“零门槛”让中小店铺做主角,展示其最具特色的商品。简言之,无论大小卖家、等级如何,都可以参加“双十二”活动。淘宝网设置了5大主题馆,每个主题馆下分设一级和二级标签,买家则根据需求和商品标签“逛”主题馆。
如“生活”主题馆中的“我想有个家”标签下提供的就有各种家具、创意小摆设、壁挂十字绣等。一些商家的标签除了按照买家日常消费习惯外,还颇具创意,如“爷们”主题馆中的“求婚秘籍”标签里除了花束、戒指等,还有租婚车和穿卡通人偶服的真人表演秀。
不同于淘宝重新制定了参与规则,其他电商更倾向于在折扣力度和服务上大动脑筋。京东商城除了坚持低价促销外,还成立了“京东爱心天使送货团”,并且推出了会员抽奖活动。国美则计划进行全球名牌“大集会”活动,总让利超过10亿元。
活动中:买家、卖家都不轻松
看着各式各样的促销,身为普通白领的网购达人小余向记者诉苦:“快到年底了,打算‘血拼’置办年货。‘双十一’花了3000多元,这次打算买几个大件,肯定会超预算,实在是‘肉疼’。”虽然嘴上说“肉疼”,但也仍难以抵挡促销的诱惑。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打折促销失去了兴趣。偶尔网购的韩阿姨在“双十一”买了不少东西,“到现在都已经一个月了,很多商品还没送到。”
在随机采访的几位消费者中,不少人都表示“双十一”期间购买的商品并不便宜。大学生周昂告诉记者,她在“双十一”期间以189元购买了一条原价869元的羽绒裤,前两天发现竟然还卖189元。“早知道就不在‘双十一’的时候买了。很多商家在‘双十一’当天都只挂出几个号码的羽绒裤,存货还不多,大家抢得头破血流,‘双十一’一过,不但号码全了,商品价格也没什么变动。”
在“双十一”过后,很多皇冠店铺的好评率都有所下降。商家在“双十一”折价促销的同时,服务和物流也大打折扣,“扎堆”促销显然已经成为买卖双方的“痛”。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折扣活动却依旧如火如荼。消费者忙着扫货、抽奖的时候,中小店铺的卖家也忙着宣传自己的商品,以求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
一家服装小店的店主“抓狂”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店铺在“双十一”促销中没有获得很好的销售业绩,这次淘宝换了游戏规则,不知道该如何宣传店里的商品。担忧的不止是这位店主,淘宝论坛里“求高手指导营销策略”的店主不在少数。可见,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店主没找到提高成交额的窍门。
而国美、梦芭莎等电商除了低价商品外,每天固定时间进行的秒杀也让消费者忙个不停。“每天我都会参加秒杀活动,不停地刷新网页,但基本没什么收获。”北京丰台的高女士告诉记者。
新规背后的声音
虽然很多中小店铺店主视这次活动为扩大消费群体的契机,但消费者是否买账还未可知。消费者小余一语道破天机,“一些小店铺好评率低,成交量少,恐怕没多少人敢买。”
对于淘宝网今年“双十二”制定的买卖双方互动的促销新规则,部分专家认为,这或将成为淘宝变革的开端。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苏会燕表示,淘宝今年的活动重心是打造买卖关系,将买家、卖家的关系由单纯的商务关系变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认为,今年“双十二”促销,商家拼的是信用、特色和服务,价格不再是决定销售量的唯一因素。
然而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商专业人士向记者坦言,淘宝制定的新规则显然不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只能算是一种销售手段的探索。他还表示,无论怎样的营销手段或途径,电商最终还是要回归供需平衡这一零售业的本质上来。而电商目前首先要提高的还是服务质量,例如保证所有消费者都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