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台湾《今周刊》杂志提供,节选自12月27日出版的当期「谷月涵看台湾」专栏)
上周我一心等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没想到却先等到美国总统欧巴马宣布取消财政悬崖的协商,并延到耶诞节过后再议。结果世界末日没来,台股就先应声大跌。不过这也不算太糟,至少表示白宫有信心耶诞节过后,这个世界还会存在。
关于财政悬崖,其实是白宫与共和党的装腔作势,逼迫对方让步妥协的伎俩,早在各界的预料之中。但不论协商结果如何,都将迫使美国采取程度不一的财政紧缩政策;美国是二○一二年全球经济表现最强的国家,万一财政紧缩,一三年便要步入衰退了?
经济学家的预测失准是经过「认证」的。在○八年崩盘前,没有经济学家提出预警,现在我们又处于类似情境。当前我们亟需正向的经济预测,但没人有能力提出来。
我并不是指责经济学家不够聪明或不够努力,事实上,我们的要求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影响经济层面的因素,远比任何计量经济模型所涵盖的要素多得多,我们根本不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事。
美国经济可能会因税收增加与财政支出减少而放缓,但也可能会有潜在正面因子来弥补这个缺口;比方,许多企业预期若出现财政悬崖,恐将导致需求中断,因而囤积大量现金准备度过景气寒冬;一旦危机化解或不如想像中严峻,手上的大量现金便可能释出,进而带动投资和就业机会的大爆发。
另一项支持美国经济的潜在因素也正在浮现──日圆的干预。
自一九三○年代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政策(beggar-thy-neighbor)以来 ,「干预汇率」这档事总让人觉得恶名昭彰。因此,即使量化宽松政策(QE)并未以影响汇率为目标,如美国联准会的QE,但还是会被扣上引发「货币战争」的大帽子。
当年的贬值政策以投资黄金为主,而目前央行储备多在债券部位,因此外汇干预与量化宽松的效果雷同。最后是全球利率降低,却无法带动干预国的需求。近来日本试图以压低日圆来提振经济,反而为全球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只能说:「阿里阿兜!」
针对日本○三至○四年外汇干预的研究报告显示,日本买入美元后,不是投入国库券就是买进美国政府机构债券,如房利美和房地美债券;此举除了拉低美国债券殖利率外,也压低其他政府公债的殖利率。
当时,日圆干预将美国债券殖利率压低了约八.九个基点。其次,英国政府公债殖利率估计也因而减少了七.二个基点。该研究亦发现,欧元区政府公债殖利率下滑约四.五至五.○个基点,希腊则没有明显影响。由此显示,干预对提振全球需求有限,因为最需要提振的地方,得到的帮助却可能最少。
总之,一三年展望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来得高,但如果市场沿着「忧虑之墙」(wall of worry)攀爬,或许这样的不确定性也不是一件坏事。
注: 1.专栏作者谷月涵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现任花旗环球台股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