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纺织品服装消费大幅萎缩,棉花需求持续疲软。据海关统计,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为负增长。出口明显萎缩、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国际贸易壁垒、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扩大等因素使得纺织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关停现象增多,棉花采购更趋谨慎。因此,2012年棉花市场整体购销清淡、价格下滑,但在临时收储政策支撑下,保持了相对稳定。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全年均价18910元/吨,同比下跌20%,全年最大波动幅度在1000元左右。
3月底,2011年度临时收储结束,累计成交313万吨,超过当年总产量的四成。2月底,有关部门发布了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将临时收储价格提高600元,定为20400元/吨,同时规定可在一定条件下,将受灾地区收储质量标准放宽到5级。
收储结束后,国内棉花价格一度以下跌为主,最低接近18000元/吨。进入新年度后,临时收储启动,棉花价格持续稳步回升,年底上涨至19000元/吨以上。国内现货成交依旧清淡,市场价格低于收储价,交储成为棉花企业销售的主要渠道。企业积极交储,棉农存棉现象减少,新棉收购、加工进度明显快于上年。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截止12月中,全国棉农交售进度达到89%,同比增13个百分点。国内标准级籽棉平均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8.5元/公斤左右,略高于上年水平。同时,公证检验进度大幅加快,截至12月31日,2012年度全国检验量已接近600万吨。
2012年度临时收储成交开始时间早,进展速度快,成交量大。至年底已累计成交517.692万吨,其中新疆232.512万吨,内地157.515万吨,骨干企业大单交储127.665万吨。有关部门决定,自11月19日起在山东滨州等五个受灾地区启动5级棉收储,缓解了棉农“卖棉难”问题,之后内地棉区收购价持续小幅上涨。
由于大部分皮棉已进入国家储备,市场上流通的中高等级棉趋紧,无法在期货市场上注册成仓单,郑州棉花期货CF301合约在12月份连续大幅拉升,最高达20945元/吨,超过本年度临时收储价545元;国内现货价格自7月初见底之后,在收储政策的支撑下连续小幅上涨,2012年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收于19201元/吨,较全年最低点回升1045元,较上年底上涨了21元;2012年上半年,国内外棉花价格均出现下滑,但国内有收储政策支持,跌幅远小于国际市场,内外棉花差价持续加大,关税内进口棉与国产棉差价从2000元/吨左右扩大至5000元/吨左右,刺激棉花进口量屡创历史新高,2012年前11个月已累计进口460.5万吨,同比增长了78.9%。
在保护棉农利益的同时,为满足纺织企业需要,有关部门自2012年9月3日起以18500元/吨(标准级)为底价向纺织用棉企业投放100万吨2011年度临时收储棉花,以竞价方式进行,实际成交49万吨。
临时收储政策不仅稳定了棉花市场,也对稳定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棉花面积减少幅度小于预期。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12年全国植棉面积为7315万亩,同口径比较下降8.8%,黄河和长江流域实际植棉面积不同程度减少,而新疆棉区则略有增长。播种以来,除局部地区遭受灾外,全国大部棉区天气良好,病虫害发生程度总体偏轻,棉花平均单产增长,中国棉花协会统计总产达到695.5万吨,同比减少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