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搬来中国之前,我多年负责埃森哲管理咨询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业务,这两个国家恰好是欧债危机欧猪五国PIIGS中的一首一尾。面对欧元区前景的不确定性,当时很多公司的CEO都表示出某种程度的焦虑。但是在我和中国企业高管的沟通中,他们更多表示出对欧洲机遇的一种期待。
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迁延至今,已逾三年,但远没有结束的迹象。随着债台高筑的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相继寻求欧盟救助,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形势又岌岌可危,危机正从欧元区边缘向核心扩散。欧债危机下一步如何发展还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欧元问世以来的最严重危机短期内不会画上句号。
受欧债危机拖累和财政紧缩政策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增长率持续下滑,失业率不断攀升。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最新预测,欧元区2012年经济萎缩0.4%,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二次陷入衰退,而今年的增长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称欧债危机“仍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
面对欧元区不确定的前景,避险是很自然的选择。中国企业是应当全身而退并绕道而行,还是从危机中发掘投资机遇,获得下一轮竞争的优势?
埃森哲不久前对450名各国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发现,55%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正在推迟对欧元区的投资。为了抵御风险,72%的受访企业已经或即将采取行动,削减可控成本,48%的受访企业着手裁员,46%的受访企业正在或即将把生产或供应链迁出欧元区。
这似乎描绘出了一幅逃离欧洲的景象,但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的情况是,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认为,危机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契机。尽管欧元区出现了危机,但人们仍然认为欧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并认可欧元区具有长期发展潜力,42%的受访企业高管正寻求在欧元区进行内生式扩张。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反差:中国企业普遍比美国企业更大胆,与美国同行相比,中国企业高管更愿意把欧债危机视为投资机遇。
整个调查中,多数中国受访企业高管认为欧元区目前并非意味着危机,而是通过内生式或外延式扩张获得市场份额的机遇。25%的中国受访企业高管表示,欧债危机反倒让他们加快了在欧元区的投资步伐,而作出相同表态的美国受访企业高管只占3%;与此同时,71%的中国受访企业高管表示他们已经开始或计划在欧元区实施收购项目;而54%的美国受访企业高管认为他们可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另有26%的美国受访企业高管表示,他们可能只会在远期考虑采取一定行动——这意味着80%的美国受访企业高管对当前进入欧元区持谨慎态度。
这种巨大的差异似乎反映出中国企业高管的投资理念:他们的视野似乎超越短期危机因素,更关注获取市场份额的长期潜力。中文里的“危机”一词,同时包含着危险和机遇两层意思,这或许为中国企业家们勇于闯荡欧元区这块“雷区”提供了很好的注脚。68%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他们认为欧元区危机是一个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机会,而55%的受访美国公司表示欧元危机根本不算是投资机会。
当然,中美两国受访高管立场上的差异更多的是缘于两国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它们在欧洲的起点迥异。
美国企业在欧投资已达一个世纪以上,因此对于在欧的进一步拓展持审慎态度。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美国企业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存量已达1.2万亿欧元,而中国企业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存量仅为67亿欧元,前者是后者的近180倍,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与在全球市场“家大业大”的美国同行相比,刚起步不久的中国高管们则将此次危机视为其拓展全球足迹的良好契机——利用大量现金进行投资,展开内生式或外延式扩张。本次调研中,75%的中国受访企业高管表示正在欧元区寻求内生性扩张机会,而给出同样回答的美国受访企业高管只占18%。
中国企业对于投资欧元区所表现出来的胆识还可以从政策层面找到原因,那就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企业“走出去”战略。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越来越强,中国政府越来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迈出国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实现国际化发展,并为此搭建平台,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对外投资,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而且可以绕开别国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从2002年到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了10年连续增长,即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形势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逆势上扬并稳步增长。
最近,埃森哲和经济学人信息部联合针对亚洲企业国际化做了一项广泛调研,结果发现中国、韩国和印度公司都倾向于通过国际化和海外并购提升价值链上的地位,寻求建立全球品牌。在受访的中国公司中,50%的公司表示他们的海外发展主要目的是建立全球品牌,58%的公司表示希望通过国际化在价值链上拥有更多主导能力。
欧元区虽深陷危机,但依然是全球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企业在技术、管理、品牌、运营能力等方面依然居于前沿,这些都是中国当前实现经济转型,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所急需的。
与投资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相比,中资企业在欧洲投资侧重的是品牌和技术,通过收购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中国企业试图往产业链的上端爬升。危机使得欧洲的部分优质资产变得更具投资价值。
2012年“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三一重工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这笔交易刷新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海外并购纪录,将重塑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深陷危机的葡萄牙,中国能源企业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大胆,展开了接连的收购行动。2011年底,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成功竞购葡萄牙电力公司21.35%的股份,成为其单一的最大股东。本次售股是葡萄牙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国有企业私有化行动,这笔交易也被视为开启了欧元区经济体向中国出售资产的先河。时隔不到两个月,中国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中国国家电网宣布将收购葡萄牙国家电网25%的股份。
任何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通常会带来一些投资机遇。虽然危机有时是抢占先机的契机,欧债危机或许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次良机,但中国企业在保持对欧投资热情的同时,尚需对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化危为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确定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定位和战略。在欧元区投资应当注重投资对象的资产质量,切忌盲目。要看重欧元区企业的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己所用,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这才能为危机后的竞争打下更好的基础。
其次,要识别外延式增长机遇,充分调查投资对象,避开垃圾,从中发现金子。欧元区内并非铁板一块,既存在希腊这样深陷危机的国家,也存在像德国这样依然保持增长的成员国。即便是危机国,也存在爱尔兰这样恢复势头较好的国家,而在危机国内部,也并非所有的行业或企业都很糟糕,这需要严谨的调研。
第三,寻找一个更了解当地情况的合作伙伴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合资经营的方式来增加投资,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同时还能够以较低成本发现商业机遇。
第四,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充分了解欧元区的机遇、风险和执行要略。在你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多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这是降低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除了经济风险,中国企业在欧元区的投资还需格外防范政治风险。债台高筑的欧洲国家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抱有一种矛盾心理,它们既期盼中国企业能够带上钱来投资,但又心存不安。中国投资在欧洲引起非议的事例并不鲜见。
最后,重视你的竞争对手。欧洲企业并没有因为这场危机而一蹶不振。德国等部分欧元区国家的企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它们在欧元区内也在积极寻觅新投资机会。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是在对手家门口展开竞争,对于可能升级的竞争压力,要有足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