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周五的报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连续七个季度下降之后,于2012年第四季度实现反弹。市场分析师将此称为复苏。
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经济学家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经济学家朴东炫(Donghyun Park)和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经济学家Kwanho Shin提醒北京先别开始庆祝。他们说,中国经济增幅已经从2010年超过10%滑落至目前的8%左右,几年后可能还会有一次急剧减速。
艾肯格林说,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几年后可能会再次出现深度减速,但不一定是必然的。
三位经济学家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分析报告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告说,若按购买力平价换算成2005年的美元,高增长国家的人均GDP一旦达到1.5万美元左右,其增长速度往往下降至少两个百分点。这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采用购买力平价换算,是为消除不同国家产品的价格差异。)三位经济学家说,中国的人均GDP几年后就将达到这一水平。
在本月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这三位经济学家完善了估计,发现经济增长一般是分两步放缓。第一步是在人均GDP达到按2005年美元计算的1.1万美元左右时,和中国目前的水平差不多,第二步是在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时,可能就是中国在几年之后的水平。
如果中国遵循这一模式,那么它的经济增长可能就会再次下降两个百分点左右,并维持数年。
三位经济学家没有具体地讲哪些东西有可能导致中国减速,但很多东西都可以,比如金融危机、制造业竞争力削弱或政治危机。他们写道,到某个时候,中等收入国家的高增长将走到尽头,届时唾手可得的果实都已摘下,高回报投资都已完成。
减速并非不可避免。艾肯格林说,在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出口产品高科技比重相对较大的国家,减速概率更小。中国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都还可以。
但艾肯格林提醒,有些人会说中国在这两个方面的数字都具有欺骗性:教育传授的不是企业需要的技能,高科技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太大。在加工贸易中,高科技零部件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