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 James Saft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的会议记录表明,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可以扩大到多大规模,以及保持这种状态多长时间,联储官员着实担忧并展开了辩论。
大家都应该要同感忧心,因为美联储若是减少购买,甚至是出售部分债券(但愿不会),就是央行再一次为自己刚吹出的资产泡沫创造出打消泡沫的所需环境。
"好几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委员称,应该做好改变目前每月850亿美元购债数量的准备."几名"委员称,资产购买举措的成本和风险可能暗示,美联储应在达到就业目标前就大幅缩减或结束购债计划。
不过,还有"好几名"委员反对提前削减购债规模,另有"几名"提出替代方案,即只是承诺在更长时间内持有债券,以此作为一种缓冲或者是补充。
所有人都能从中各自解读,但结论是,这场购债大实验怎样及何时结束的讨论正变得越来越严肃,这对风险资产投资者而言,有点像是被告知他们不能再寄住在父母家的地下室,得自谋生路的感觉。
股市在一阵混乱中短暂上涨,之后转跌,标准普尔500指数.SPX跌逾1.2%,美国公债则上涨.这似乎代表,投资者将第三轮量化宽松(QE3)视作经济刺激因素,而这也意味着,若QE3结束,最大的问题将不是谁来买债券,而是拿什么来刺激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当量化宽松缩减规模或结束时,股市将失去一个资金源泉,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将支撑美债买盘。
如果股市继续下跌而且时间拖长,等着看吧,美联储主席贝南克或其他官员势必会出面,要让外界觉得美联储核心派离采取退出行动还很遥远。
事实是,所有风险市场都应该担心美联储出售手上3万亿美元债券组合的计划,美国公债市场也不例外,这个市场由单一买家主宰,在定义上已经算是风险资产。
"如果说,促成美联储结束紧缩政策周期的,永远都是一场经济衰退或一次金融危机,或者两者皆有,那么同样的,每一次长期且强力的美联储宽松周期,也一向都会带来一段繁荣时期,以及之后某个领域的泡沫化."Gluskin Sheff策略师David Rosenberg在美联储会议记录公布前撰写报告表示。
**从LTCM到量化宽松**
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 LTCM)危机事件反应过度,美联储在互联网热潮期间将利率维持在过低水准,当1999年和2000年终于调高利率时,导致泡沫破灭的破坏力远远更大.同时,2001-2010年的初期,复苏状况令人失望,再度促使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极低水位--1%--甚至持续到2004年中期,当时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且实质和名目经济增长率都以相当强劲速度升高。
很难辩称美联储这轮宽松的累积效应会低于上述两次,因此不得不令人好奇,未来对美联储收紧政策的反应是否会像2000或2008年一样.不必怀疑,当美联储卖出债券时,就是在收紧政策,即使美联储离升息还很远。
美联储理事史坦在两周前的演讲中仍认为,高收益债等一些较刺激的债市领域,呈现出类似泡沫化的迹象,很明显,美联储买债计划支撑了追逐收益热潮,而使这些市场受惠.在超低利率的环境下,那些把公债卖给美联储的投资人,找不到什么好标的,而一部分资金便投入了风险更高的产品.当市场认为美联储已告一段落时,就是趋势逆转的时候。
同样,股市受到量化宽松的巨大支撑,不管量化宽松何时结束,股市也将同样面临巨大冲击。
最后,当美联储在卖长债的时候,谁会想要买呢?只有当你认为美联储卖得太早了才会去买。
美联储要缩减资产负债表绝非易事,这或许是不要把美联储会议记录辩论内容看得太严重的最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