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对宏观经济发展四大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新增就业以及国际收支状况进行了说明。如何看待过去的工作?7.5%的增速目标是否合理?能否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代表和委员。
经济增速
刘树成委员
告别“注水”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
始终对中国经济保持客观审慎的态度,这是记者多次采访刘树成委员的印象。谈及去年的经济增长,他依然保持客观审慎。
“2012年我国经济实际增速为7.8%,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年均增速目标是7%,说明实际增速仍然比预计的要高一些。”刘树成委员表示,经济增速放缓说明我们正在追求“脱水”的增长、追求高质量的增长。
他认为,增速适度放缓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我国经济转型有很好的推动作用。“2012年,经济增速放缓带来最重要的改变是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增速,双双‘跑赢’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经济增速保持相对稳定是最佳状态。”刘树成委员说,增速如高于10%,不利于结构调整,会带来高速度、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通[微博]胀,低技术、低质量、低效益这些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
刘树成委员认为,“‘十二五’期间,只要保持7%的年均增速就能实现既定目标,这样的增速符合实际,也可为改革预留足够的空间。”
林毅夫委员
今年目标可期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前,刚刚听完政府工作报告的林毅夫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速目标定在7.5%左右很有信心。
“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坚实基础,实际增速或将达到8%至8.5%之间。”林毅夫说。
根据经验,我国经济实际增速会比目标增速稍高。林毅夫委员认为,这是因为我国产业升级空间大,消费增长快。“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加上2012年经济增速基数不高,有利于实现7.5%左右的目标。”
从外部环境看,其他国家希望中国保持较快增速,这将有利于低迷的世界经济尽快复苏。林毅夫委员提醒说,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必然面对很多体制障碍和历史遗留问题。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些问题不回避,对改革方向的表述也很清晰。”
林毅夫委员认为,2013年我国将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需要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坚定不移地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新增就业
徐力群代表
坚持积极就业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市长徐力群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5年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这样的成就可谓来之不易。”徐力群代表认为,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多种积极就业政策形成的“组合拳”。
“比如中卫市主要将产业就业、培训就业和教育就业结合。”徐力群代表说,像产业就业方面,中卫市引入的一家重点企业,就在两年内安置生态移民11987人,一大批从贫困山区搬迁出来的农民经过培训成为产业工人,既实现了生态移民目标,也缓解了企业“用工难”。
在培训就业方面,中卫市每年投入数千万元开展就业培训,培训人数年递增38%。教育就业方面,2008年全市投资3亿多元建立职业技术学校,集中进行职业培训,由于采取“企业进车间,车间变课堂”的订单式培训,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徐力群代表认为,要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张曙光代表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长张曙光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定下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的目标,并提出要“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的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长张曙光表示十分赞同。他认为,解决就业问题一定要同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挂钩。宿州市作为中部城市,正在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通过开展皖粤经济合作等,将轻纺、食品等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当地。“比如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等3个产园区目前承接项目144个,建成后可望带动就业超过60万人。”他建议在皖北地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多人力支持。
对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提法,张曙光代表表示,完善创业环境就是要通过环境改善使创业活动活跃起来。这就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加快改革,取消各类阻碍创业创新行为的不合理政策规定和审批制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物价走势
石岷嘉代表
调控成效明显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自贡市副市长石岷嘉
“去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2.6%,是我国控制通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石岷嘉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较低的通胀水平与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有关,更与中央政府能够始终处理好保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关系密切相关。
石岷嘉代表认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既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作。他举例说,自贡市在市内设置多个农超对接产品销售点,当菜价上涨时就增加产品供应,同时对菜价进行补贴。此外,通过农超对接这一模式,农产品(5.88,0.00,0.00%)实现直供直销,降低了流通成本和销售价格,对平抑物价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十分有效。
石岷嘉代表说,他在调研时还了解到,许多地方为平抑场价,保障群众生产生活,设立了价格调节基金。在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时,针对特困群众发放专门的物价补贴资金,对缓解物价上涨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应对物价常抓不懈,及时总结经验,相互学习借鉴,确保物价走势的基本稳定。”
杨子强代表
通胀压力仍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保持在3.5%左右。杨子强代表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既存在着去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也面临着许多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
“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2.6%,小于年初设定的4%目标,但年末岁初物价又有抬头趋势,预计物价将进入回升周期。综合看,今年物价涨幅将高于2012年。”杨子强代表认为,从国内形势看,今年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从国际形势看,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此外,还要为理顺能源价格预留足够空间,因此保持较低水平的通胀率并不容易。
杨子强代表说,“报告提到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可以说,今年将CPI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
国际收支
王广谦委员
顺差规模不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
谈及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王广谦委员认为,一方面我国出台了稳外需政策措施,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积极吸引外资投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更趋平衡。
“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外贸快速发展,中国成为国际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地,导致双顺差在我国一定时期持续存在。”王广谦委员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双顺差,成为国际收支格局的常态,
王广谦委员说,“经常项目顺差转化为外汇储备资产与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内流”的组合,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国民的消费潜力,也减少了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机会。”
“2012年,我国加快外贸发展升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都有利于遏制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势头。”王广谦委员建议,应继续降低贸易顺差增速,加快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避免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影响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余永定委员
重点依靠内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余永定委员表示,尽管我国是双顺差国家,拥有约1.8万亿美元的净海外资产,但却是负收益。主要原因是大量海外投资主要表现为持有美国国债。同时,由于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外商投资企业可直接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超额收益。
余永定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稳出口和扩进口结合起来,把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结合起来,“下一步应该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加大海外直接投资,政府要为扶持企业海外投资进行一系列准备,提供包括法律、投资方向和投资国法律解释等支持;二是尽量提高海外金融资产的管理能力,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可考虑是否让更多机构承担海外投资;三是依赖内需来平衡国际收支,具体包括投资和消费两个途径;四是扩大汇率的波动幅度和灵活性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的管制,余永定委员建议应保持适度的管制,因为灵活的汇率和必要的资本管制有利于维持货币政策独立、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