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由于劳工成本低,劳动力丰富及拥有优惠条件出口到富裕的消费市场,因此被视做是尚未开发的成衣生产中心与下单采购的机会来源,但该国如要变得具有竞争力也将面临可观的挑战。
缅甸作为成衣的制造地无可否认的是拥有包含劳工成本低,渴求工作的工人及输欧盟免关税与免配额的一些重大优势,此外,其他有利点是其纺织品及成衣的生产历史长,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与经济工商部(METI)提供的技术支持及国内市场的规模(根据新近的估计有超过6,000万的消费人口)。
缅甸为东南亚国协(ASEAN)的10个会员国之一,ASEAN将于2015年成为ASEAN经济体(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届时缅甸也将与其他会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寮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泰国共享有6亿人口的单一市场与一致性的关税优惠。
缅甸位居中国大陆南边地区,许多观察家都认为该国将在如成衣及鞋子等具价格竞争力产品的生产方面逐步取代部分中国大陆庞大的产量。缅甸商工总会Myanmar Federation of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UMFCCI)主席Win Aung表示,欧盟的GSP及欧盟与美国双双暂停对缅甸的制裁均可能有助于缅甸的成衣产业得到惊人的成长。惟迄今缅甸政府其纺织及成衣业的发展策略仍三缄其口,到底仍是以来料加工的裁剪/缝制/包装为主(即CMP;Cutting、Making、Packaging)或发展成具有竞争力的纺织成衣供应链尚不得而知!
朝向民主的转变
2011年3月开始,缅甸由军民组成的政府统治,该国可能将继续朝改革家总统田盛及反对派领袖翁山苏姬所支持的民主转进。但无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上的挑战都高的吓人,五十年的军事统治让缅甸成为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贪污与官僚横行,教育及公卫体系孱弱,银行无力,法院亦问题重重。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穷线以下,四分之三的人无电可用,数十万公民遭受政府滥施制裁并经常针对少数族群施以强迫劳动、掠夺土地及攻击村庄的情事,就在去(2012)年6月及10月在西缅甸地区接连爆发少数部族的暴动。
一家英国的企业顾问公司Maplecroft在其”2013人权风险总揽(Human Rights Risk Atlas 2013)”中指出,尽管过去一年半以来缅甸经历改革,但在外国投资者眼中缅甸的风险形象仍然”极高”。2011年10月实施的劳工法允许工人举行罢工及组织工会,劳工显然意识到改善他们的工资及工作条件的时机已经到来。根据缅甸时报(The Myanmar Times)的报导,去(2012)年5月1日至7月30日间约有七十家成衣厂的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及较佳的工作条件。
同时,既使缅甸制衣公会(Myanmar Garm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MGMA)已成立如训练中心及日本JETRO/MITI也有创办技术学校,但在成衣业的中心的仰光地区,要找到及留住熟练的成衣厂工人仍然是个问题。成衣厂抱怨工人一旦培训成为熟练技工后,常常就离厂跑到沿中国大陆与泰国边界的工厂去找更高待遇的工作。
贸易优惠
欧盟、美国、加拿大、澳洲及纽西兰对缅甸实施的经济制裁的正式废除也可能将耗费时日,但可合理的期待缅甸终将享有像寮国、柬埔寨及孟加拉国等国一样的贸易优惠。除了前述欧盟等国家之外,其他国家包括日本、瑞士与土耳其也有提供缅甸GSP的优惠,此外,南韩提供缅甸关税优惠(如同给予LDCs国家的优惠待遇),印度则提供零关税待遇;但由于缅甸自外于全球采购网络几近十年之久(2003-2012),因此该国仍然有竞争方面的障碍。
外国投资
去年及前年缅甸政府进行的改革浪潮确实搏得外面世界的双重奖励;制裁的中止及外国投资者趋之若鹜,然尽管外国公司热络,但在去年11月1日外国投资法(Foreign Investment Law;FIL)实施前,实际决定投资的仍然很少,FIL的主要特点在外国投资者的土地租用期间达50年,保证不国有化,五年免税及100%私有化。FIL同时赋予缅甸投资委员会(Myanmar Investment Commission;MIC)实权,MIC可以决定给予外资的优惠内容。
依2012年的缅甸纺织成衣厂商名录,规模最大的三家企业均属南韩直接投资的外资公司;Myanstar Garment有2,000台设备,Myanmar Hae Wae有1,900台设备,Myanmar Daewoo International则有1,500台设备。惟,有些大型公司并未列名在名录内,比如总部在香港,雇用缅甸员工2,000多人的外衣厂Poscelin Co Ltd 就未在名录上。此外,9家设备1,000多台的成衣厂及25家设备在500-1,000台的企业也未列名录。在当地小型成衣厂还在惨淡经营力图改善效率以期与外资企业有效竞争时,大型业者却可透过与外国企业合资而享有巨大的利益。
日本三菱、丸红及住友三大商社亦与缅甸政府签约共同建立仰光Thilawa 港的Thilawa经济特区;缅甸的进/出口80%经该港出入。另一野心更大的特别经济特区计划(Special Economic Zone project)则正在南部深水港市Dawei建构中,还有第三个在西部若开邦(Rakhine)的Kyaukphyu特别经济特区计划也已推出公开招标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