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再生纤维是以废旧瓶片、塑料、服装等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纺丝加工制备而成。循环再生纤维,是变废为宝的典范,是低碳生活的使者,是绿色环境的守卫。实现纺织工业的绿色转型,循环再生纤维是利器,是宝藏。使用循环再生纤维,营造环保消费风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是一种骄傲和自豪。
承载环保理念与风尚 实现无限次闭路循环
目前,循环再生纤维主要有再生涤纶纤维和再生丙纶纤维。再生纤维生产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种:一是用瓶料、聚酯废丝等回收料经粉碎造粒直接纺丝,称物理回收生产法;二是利用聚酯类缩聚物的缩聚过程可逆性,通过化学方法使回收的聚酯解聚生成单体,然后再缩聚成高品质的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纺丝,称化学回收生产法。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首个化学法循环再生纤维生产企业,以先进的循环技术在国内开展特殊性能的涤纶纤维的生产,致力于建立中国版的环保循环再生圈。再生涤纶纤维运用先进的化学法制成,其原料不是常规的塑料瓶片,而是废旧衣物、边角料等。这些回收原料,利用佳人先进技术,可以在保证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无限次循环使用。通过除杂脱色、分解合成,回收物如重生般再次成为纤维。这种再生涤纶纤维通过各项检测,安全可靠,可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用等多个领域,品质与原生一样。
回收废旧塑料纺织品 兼具社会和经济效益
20世纪后期,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许多生活用品都被塑料制品代替,然而这些塑料制品大都是一次用品,而这些废塑料垃圾不轻易降解,长期积累,形成白色污染泛滥,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另外,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约2600万吨废旧纺织品,其中化学纤维占80%,大都被当作垃圾掩埋、焚烧,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随着纺织制品由服装用、家纺用为主,转向产业用为主,纺织原料的用量急剧增长。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53亿吨。天然纤维的产量难以增长,化学纤维的稳定增长将成为必然。随着化石资源的日渐稀缺,以石油化工为基础原料占96%的合成纤维产业资源必须另辟蹊径。
再生涤纶纤维行业是属国家重点鼓励的循环经济产业。通过大量的聚酯(PET)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弃物对国内环境的污染,做到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仅国内年回收利用聚酯(PET)废旧材料就达315万吨。例如,一只废矿泉水瓶或可乐瓶(PET瓶),只要进入到再生涤纶纤维生产企业,它的瓶、瓶盖、塑料商标纸,均被分解,全部利用,而生产过程中清洗瓶及瓶片的废水,90%~95%以上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
再生涤纶纤维行业通过对聚酯废旧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利用,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是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就业,其中仅回收清洗这一行业就解决约45万人就业,再生化纤加工企业约30万人,同时再生化纤行业还直接带动相关行业约80万人的就业。二是再生化纤行业为国家每年直接提供大量的税收,并出口创汇。三是节约石油资源,用PET废瓶片生产再生涤纶短纤维,同与用石油资源制造PET切片相比,每吨原料可节约6吨标准煤的加工能耗。四是减少白色污染,洁净和美化环境,通过对废料的生产加工,增加了社会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再生涤纶纤维行业的发展又直接促进和推动了相关产业(如回收、国际贸易、物流、纺织机械、辅料等)发展。
应用领域多样化 示范园区促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再生纤维行业发展很快,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江苏、浙江的产能占到了全国总产能的72%,广东、福建两省占10%,其他地区仅占18%。2010年我国的再生聚酯纤维产能达620万吨/年,已成为世界再生聚酯纤维生产的第一大国。
同原生聚酯产品大部分用来纺纱织布不同,再生产品的用途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并且仍在不断地拓宽,目前其应用市场已覆盖非织造布、地毯、家纺、汽车纺织品等领域,产品已达近百种之多。
用再生纤维制成的非织造织物可用做汽车内装修材料,例如座垫套、絮垫、车顶内衬、铺在地面的地毯底衬,工具箱行李箱中的衬料等。针刺非织造材料还可用作土工布,其主要功能是分隔、渗透、疏水、加固和保护作用等。我国生产非织造土工织物的厂家并不少,但主要问题是原材料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而再生聚酯纤维针刺织物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因此在价格上具有独特的竞争能力,因此再生聚酯纤维可促进我国土工织物的广泛应用。目前,日本使用再生纤维的土工织物已有较成熟的经验。
未来,我国再生化纤将建立规模化示范园区,推动全国的再生行业形成几个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如在山东设立环渤海循环试点,江苏江阴建立二手服装综合利用试点园区,浙江绍兴建立高值化再生利用示范园区,浙江苍南建立大宗无害化再生利用产业化园区,在广东建立粤东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综合研发产业基地,在福建晋江建立再生综合试点等,形成回收-运输-分拣-利用-销售的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完整产业链。
到2020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产量760万吨,产值1500亿元。其中再生短纤产能为750万吨~800万吨,产量600万吨,再生长丝产能将达到200万吨~250万吨,产量160万吨。到2015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高科技、功能性再生纤维产值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差别化再生纤维内涵更加丰富,成为中国化纤产业主导力量。到2015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10%,三废排放量进一步减小,中水回用率达到90%以上;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争取由2010年的100万元/人增加到2015年110万元/人,2020年将达到120万元/人。到2020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将发展成为以差别化产品为主导、产业链完善、企业设备先进、产业布局合理、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创新体系较为完善,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更加突出,成为中国传统产业升级和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产业。
各家观点
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目前存在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无序竞争等现象,加强行业和企业自律任务较重。要把行业先做起来再良性竞争,而不能先恶性竞争把市场搞坏。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
近年来,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了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整个行业从过去的相互猜忌到现在的相互沟通,从过去的恶意竞争到现在的各自发挥优势,从过去的以单纯模仿到现在的自主创新。行业恶性竞争减少,差异化产品增多。
——杭州贝斯特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力
目前国内制约再生纤维制品发展主要有两点因素:一是国内消费理念没有跟上,再生制品并没有广泛打开国内市场;二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强制某些消费领域更多使用再生制品。
——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邸刚利
只有依靠法律保障,才能在中国真正建立回收体系。日本实施的“指定法人”模式可以为中国的再生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亚星(太仓)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自强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不断发展,再生聚酯会逐步替代原生。
——扬州志成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成强
闭环循环——用塑料废物生产其他产品——能带来极大的环境好处,比如减少能源和石油消费。将PET瓶子处理成聚酯纤维是废物管理的一个成功例子。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化学生物和制药工程教授马里诺·桑索斯(MarinoXanthos)
目前中国再生纤维行业的竞争加剧,利润降低,中小企业有兼并发展的趋势。产能不断增加时应提高产品质量。中国国内很多企业的技术并不先进,淘汰落后产能才能提升企业实力。
——美国毕派克期国际公司Girish Bhatt博士